笔趣阁

366小说>那年那时的青春 > 第402章 霉豆腐2(第1页)

第402章 霉豆腐2(第1页)

磨好的豆浆不能直接用,要先“滤浆”,也就是把豆浆和豆渣分开。准备一个干净的纱布袋,把豆浆倒进纱布袋里,双手握住纱布袋的两端,轻轻挤压,让豆浆流进下面的盆里,豆渣留在纱布袋里。滤出来的豆浆要再过滤一次,确保没有残留的豆渣,否则后续做出来的豆腐会有颗粒感,影响腐乳的口感。

接下来是“煮浆”,这一步要注意火候,不能用大火,否则豆浆容易糊底,产生焦味。煮浆时要用中火,一边煮一边用勺子轻轻搅拌,防止豆浆粘在锅底。当豆浆煮到oc左右时,会出现一层细密的泡沫,这时候要把泡沫撇掉,否则煮出来的豆浆会有腥味。

豆浆煮到沸腾后,不能立刻关火,要继续煮-分钟,确保豆浆完全熟透,因为生豆浆里含有皂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直接食用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煮好的豆浆要放在一边,稍微降温,准备点豆腐。

(三)点豆腐:从液体到固体的“蜕变”

点豆腐是制作腐乳的关键步骤,也是最考验手艺的一步。点豆腐用的“凝固剂”有很多种,做腐乳要用“石膏”(硫酸钙),不能用卤水,因为石膏点出来的豆腐更嫩,含水量高,适合后续的酵;卤水点出来的豆腐太硬,做出来的腐乳口感会粗糙。

石膏要先磨成细粉,然后用温水调成石膏水,石膏和水的比例是:o,搅拌均匀,确保石膏完全溶解,没有沉淀。点豆腐时,豆浆的温度要控制在o-c,温度太高,石膏水会立刻凝固,形成的豆腐块会有硬芯;温度太低,石膏水无法充分挥作用,豆腐无法凝固。

把石膏水缓缓倒入豆浆里,一边倒一边用勺子轻轻搅拌,搅拌的方向要一致,不能来回搅,否则豆腐会散。倒完石膏水后,停止搅拌,让豆浆静置-o分钟,这时候豆浆会慢慢凝固成豆腐脑,用勺子轻轻碰一下,豆腐脑会轻轻晃动,没有液体渗出,就说明点豆腐成功了。

接下来是“压豆腐”,准备一个铺好纱布的木框,把豆腐脑倒进木框里,然后把纱布的四角折起来,盖住豆腐脑,再在上面放一块木板,木板上压上重物,比如装满水的水桶,让豆腐脑里的水分慢慢渗出。压豆腐的时间根据想要的硬度调整,做腐乳的豆腐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压-小时就够了,直到豆腐成型,用手摸起来有弹性,不会轻易碎裂。

压好的豆腐要从木框里取出来,放在干净的木板上,切成边长为-厘米的正方体小块,豆腐块的大小要均匀,这样后续酵时才能受热均匀,长出的菌丝也会更整齐。

(四)接种与酵:霉菌的“魔法时刻”

切好的豆腐块要进行“接种”,也就是让豆腐块长出霉菌,这是腐乳区别于其他豆制品的关键。接种用的霉菌是“毛霉”,老辈人大多用“老豆腐坯”作为菌种,也就是上一批做腐乳时,保留下来的长了毛霉的豆腐块,把老豆腐坯碾碎,撒在新的豆腐块上,就能让新豆腐块长出霉菌。

现在也有人用人工培育的毛霉菌种,操作更简单,也更卫生。接种时,要把豆腐块整齐地摆放在竹筛里,间距保持在-厘米,然后把菌种均匀地撒在豆腐块上,确保每个豆腐块都能接触到菌种。

接种后的豆腐块要放在“酵室”里,酵室的温度要控制在o-c,湿度在-o,这样的环境最适合毛霉生长。老辈人通常会在酵室里放一盆水,或者在地面上洒水,来保持湿度。酵室里不能有阳光直射,否则霉菌会停止生长,豆腐块容易变质。

在酵的前天,每天要把豆腐块翻动一次,让每个面都能均匀地长出霉菌。第一天,豆腐块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的小绒毛,像细细的棉线;第二天,绒毛会变长,颜色变成灰白色,豆腐块开始变软;第三天,绒毛会长得更密,颜色变成淡黄色,用手轻轻碰一下,绒毛会脱落,豆腐块的表面变得光滑,这时候“前期酵”就完成了,豆腐块变成了“腐乳坯”。

前期酵的目的是让毛霉分解豆腐里的蛋白质和脂肪,产生氨基酸和脂肪酸,为后续的腌制打下基础。如果前期酵不充分,腐乳会没有香味,口感也会生硬;如果酵过度,豆腐块会腐烂,无法食用,所以这一步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

(五)腌制:赋予腐乳独特的味道

前期酵完成后,就要进行“腌制”,这一步决定了腐乳的味道。腌制前,要准备好调料,最基础的调料是盐和白酒,盐能起到防腐的作用,还能让腐乳更入味;白酒能促进后续的酵,还能去除腐乳的腥味,增加酒香。

先是“拌盐”,把腐乳坯放在干净的盆里,撒上适量的盐,盐的用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一般斤腐乳坯加两盐就够了。然后用手轻轻翻动腐乳坯,确保每个腐乳坯都能均匀地裹上盐,然后静置-小时,让盐充分渗透到腐乳坯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下来是“装坛”,要选用干净的陶瓷坛,不能用塑料坛,因为塑料会吸收腐乳的味道,还可能释放有害物质。装坛前,要把陶瓷坛用开水烫一遍,晾干水分,确保坛内没有油污和水分,否则腐乳容易变质。

装坛时,先在坛底铺一层调料,比如姜片、葱段、辣椒段,然后把腐乳坯整齐地码在坛里,腐乳坯之间要留有缝隙,让调料的味道能充分渗透。码好一层腐乳坯,就撒一层盐,再浇一层白酒,然后放一层调料,这样反复操作,直到把腐乳坯装满坛子。

最后,要往坛里加“卤汁”,卤汁的做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用酱油、糖、八角、桂皮、香叶等调料熬制而成。把酱油、糖、八角、桂皮、香叶放进锅里,加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o分钟,然后关火,放凉后过滤掉调料渣,卤汁就做好了。

把卤汁倒进坛里,确保卤汁能完全淹没腐乳坯,然后在坛口撒一层盐,防止卤汁变质。接下来是“封坛”,用干净的纱布把坛口盖好,然后用绳子扎紧,再在纱布上涂一层黄泥,黄泥要涂得均匀,没有缝隙,这样能防止空气进入坛内,让腐乳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后期酵”。

(六)后期酵:时间赋予的“醇香”

后期酵是腐乳味道升华的关键,这一步需要足够的耐心。封好的坛子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温度控制在-oc,不能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也不能放在温度过高的地方,否则腐乳容易酸败。

后期酵的时间根据季节调整,夏天温度高,酵o-o天就够了;冬天温度低,要酵o-o天,甚至更长时间。在酵的过程中,腐乳坯里的蛋白质会被进一步分解成氨基酸,脂肪会分解成脂肪酸,这些物质与调料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形成腐乳独特的醇香。

酵期间,要定期检查坛子的密封性,如果现黄泥有裂缝,要及时补涂,防止空气进入。酵到第o天左右,可以打开坛子闻一下,如果有浓郁的醇香,没有异味,就说明腐乳快做好了;如果有酸味或霉味,说明酵失败,腐乳不能食用。

当腐乳的颜色变成深褐色或暗红色,表面裹着一层透亮的红油,用筷子夹起来时,质地柔软有弹性,没有碎块,就说明酵完成了。这时候的腐乳,既有黄豆的醇香,又有调料的咸鲜,还有霉菌酵产生的独特风味,无论是配粥、下饭,还是用来炒菜,都是绝佳的选择。

喜欢那年那时的青春请大家收藏:dududu那年那时的青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