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程”特别小组成立的第二天,李哲站在略显拥挤的办公室里,手里攥着任命书,心里五味杂陈。
经济责任审计处处长?
听起来很光鲜,实际上处处受限。
这次,他被任命为技术资产流向核查组的副组长,前面还压着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油条。
“哼,经验丰富,我看是和稀泥的本事一流。”李哲在心里默默吐槽。
次会议上,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各部门代表正襟危坐,仿佛参加一场审判。
李哲深吸一口气,决定单刀直入。
“我提议,调取‘绿道工程’关联企业近三年来的跨境资金流水。”他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座的各位。
话音刚落,财务代表立刻跳出来反对,语气强硬:“李处长,‘绿道工程’是涉密项目,资金往来涉及国家安全,不便公开。”
“国家安全?”李哲冷笑一声,早就料到对方会以此为借口。
他没有争辩,而是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u盘,连接到会议室的投影仪上。
“各位,请听一段录音。”
随着播放键按下,一段略带杂音的通话录音传了出来。
那是赵振邦被捕前,与某国企高管的对话。
“……每台光刻机拆解费三百万……走能源结算通道……”
录音播放完毕,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面面相觑。
李哲目光如刀,盯着那位财务代表,一字一句地问道:“现在,还涉密吗?”
主持会议的领导脸色铁青,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沉默良久,最终缓缓点了点头:“同意调阅。”
李哲知道,这只是开始。
要彻底撕开这张利益交织的大网,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和支持。
与此同时,在国安局的办公室里,陈薇正坐在电脑前,眉头紧锁。
她盯着屏幕上那份来自阿斯麦(asl)的正式函件,心中思绪万千。
“楚墨啊楚墨,你到底搅动了多大的浑水?”她喃喃自语。
她深知,这份函件一旦公开,势必会引轩然大波。
但如果置之不理,只会让事态更加恶化。
“必须想个办法,推动官方介入。”陈薇心中暗下决心。
她拿起笔,在函件上认真地写下批注:“以国际合作姿态回应,展现透明度。若不及时回应,恐引连锁审查。”
写完批注,她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任何细节,然后将函件呈报给上级。
她的建议很快得到了高层的采纳。
当晚,国务院办公厅连夜下通知,要求审计署、工信部、国资委联合推进专项清查。
“这下,李哲应该能放开手脚了吧。”陈薇长舒一口气,但心中的担忧却并没有完全消除。
在遥远的迪拜,雷诺正坐在一家隐蔽的咖啡馆里,手指飞快地敲击着笔记本电脑的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