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的厂房里,凌乱地堆放着各种各样的电子垃圾:生锈的电路板、断裂的电线、报废的显示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电子元件烧焦的味道,以及潮湿的泥土气息。
然而,这群少年却像是寻宝一样,在垃圾堆里翻找着,时不时出一阵兴奋的低呼。
楚墨看到,他们用几台报废的电动车电机,改装成了一个简易的电设备。
电机的外壳锈迹斑斑,电线上缠绕着五颜六色的胶布,显得十分简陋。
然而,当他们合力转动电机时,微弱的电流,却点亮了一盏昏暗的led灯泡。
灯光很微弱,却足以照亮少年们脸上兴奋的笑容。
他们的笑容,纯粹而充满希望,仿佛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楚墨内心深处,那些被现实磨砺得渐渐暗淡的理想。
临走前,楚墨注意到,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正蹲在一个纸箱旁,用记号笔在纸箱上画着密密麻麻的电路图。
那电路图,结构精巧,逻辑清晰,赫然是“门槛”架构的简化版电源管理单元。
“有点意思……”楚墨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次日清晨,楚墨在大理一家临洱海的客栈里醒来。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带来一丝暖意。
他拿起手机,看到雷诺来的一张照片。
照片上,那群少年昨夜成功点亮了第一盏led灯。
灯光虽然依旧微弱,却比昨晚更加明亮。
他们搭建的充电站原型,已经被附近的村民,用捡来的树枝和篱笆,自地围了起来,像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简陋的篱笆,在清晨的阳光下,投下长长的影子,也投射在楚墨的心里。
“这才是真正的星火……”楚墨喃喃自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在昆明市郊的一间破旧的职校电子实训室里。
林小满小心翼翼地从布包里,取出那枚略显陈旧的芯片。
她擦拭掉芯片表面的灰尘,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
芯片的表面,已经布满了细微的划痕,仿佛诉说着它经历过的漫长岁月。
父亲曾经告诉过她,楚墨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为了打破技术封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英雄。
父亲还说,星火计划虽然失败了,但它留下的火种,一定会生根芽,开花结果。
林小满没有追访楚墨
她连夜将那枚旧芯片拆解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芯片内部的结构。
她惊讶地现,在芯片内部,蚀刻着极细微的校验码。
这些校验码,肉眼根本无法识别,只有通过专业的设备,才能现。
她将校验码输入自己编写的比对程序,经过漫长的运算,电脑屏幕上,终于出现了一行绿色的字符——星火计划批流片样品。
“果然……”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心中充满了激动。
她没有声张,而是将这枚芯片,作为信任凭证,悄悄接入本地开源协作网络。
这是一个由云南省内各个职业院校的电子技术爱好者,组成的松散联盟。
他们通过网络共享技术资料,互相帮助,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