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笑着,眼泪却越流越多,打湿了手中的纸条。
小萤将纸条小心翼翼地叠好,放回木盒,然后将盒子重新埋回土里。
“再见了,我的英雄梦。”
她站起身,走到新刻的石牌前,拿起一支记号笔,在上面写下了一行字:“这里没有领袖,只有曾经被照亮的人。”
写完,她放下笔,转身离开了火忆堂旧址。
回到住处,小萤打开电脑,给教育部了一封回信:“我不做顾问,但我推荐五位一线社区工作者加入编写组。”
名单的位,赫然是吴阿婆的名字。
刘长贵站在市总工会“劳动者之声”演讲比赛的舞台上,手心里全是汗。
他穿着一套不合身的西装,领带歪歪扭扭的,怎么看都像个偷穿大人衣服的小孩。
台下坐着一排评委,个个西装革履,面无表情。
刘长贵知道,他们都是些高高在上的官员,根本不会理解他这种小人物的痛苦。
“我烧过三千具尸体,却第一次敢说出自己的痛。”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却清晰。
台下传来一阵骚动,有人皱起了眉头,显然对他的演讲内容感到不满。
“你们怕的是情绪,我怕的是遗忘。”刘长贵的声音越来越大,带着一丝颤抖。
“每一个躺在我面前的人,都带着没说完的话离开。今天,我替他们说一句:我们活过,痛过,不该被当成灰吹走!”
全场一片寂静,只有录音笔出微弱的“滴滴”声。
刘长贵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走下了舞台。
他没有听到掌声,也没有看到鼓励的眼神。
他知道,自己这次的演讲,很可能会给他带来麻烦。
但他不在乎。
他只想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哪怕只有一个人听到。
当晚,刘长贵的演讲视频被传到了网上,迅引起了广泛关注。
数百名殡葬从业者纷纷留言,讲述着他们不为人知的痛苦和无奈。
“我们也想说话。”
李哲站在城中村拆迁废墟前,手里拿着一罐红漆。
这里曾经是他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如今却变成了一片狼藉。
他看着眼前这片废墟,心里充满了感慨。
“没想到,我也有一天会变成钉子户……”他自嘲地笑了笑。
他走到一面残墙前,用红漆在上面写下了“火角”二字,并在旁边附上了一个二维码链接。
这个二维码链接到一个匿名投稿平台,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经历的故事布到上面。
“希望这些故事,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
写完,李哲又从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悄悄地塞进了市委组织部的内部培训资料里。
这本册子是他改编的《基层共情工作指南》,里面详细地介绍了“火角”的操作方法和理念。
“希望能帮到那些基层工作者吧……”
三个月后,李哲被调往省厅培训。
半年后,省内八个县市自设立了类似“火角”的项目,统称为“李哲模式”。
喜欢港片:扎职洪兴,开局推蒋家请大家收藏:dududu港片:扎职洪兴,开局推蒋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