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谋据说又叫人去蒸桑拿了。”赵风雅对这个李谋略有耳闻。
她转型当经纪人的时候,李谋才在业内小有名气。
之前都是顶着父辈的光环出来活动的。
等到赵风雅完全退圈之后,李谋已经是业内大佬了。
而李谋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就是蒸桑拿。
据说李谋的公司,好几个艺人的合作以及影视剧项目合作,都是在桑拿房里谈成的。
后来就有不少人都笑称,这是“桑拿房项目”。
再后来,只要说李谋憋着坏,就说是去蒸桑拿了。
“管他呢!”虞鲸鲸有了解过国内的娱乐经纪公司。
和十几年前的以电视剧演员和电影演员的培养比起来,现在的大部分公司都喜欢走割韭菜的套路。
用一部剧迅速的推出一个人,再拿这个人作为工具,快速的收割资金。
等到这个人名气下降,如果还是可以“长起来的韭菜”,公司会再次培养。
如果废了,那就真的废了。
“李谋最近有大动作,跟另外一家公司都准备推新人。”虞鲸鲸想了想,决定和赵风雅先把事情通个气,“我打听到的消息是说,李谋买下了《赤水》的版权,准备推出耽美剧cp。这部小说我有关注过,之前也想过购买下来。”
耽美cp最吃红利。
这一点是圈内的共识。
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能出圈的耽美作品,那一定是人设非常好的。
大部分被人津津乐道的耽美作品,人设饱满有记忆,情节也好。
作者的笔力入木三分,本身就吸引了庞大的读者群体。
宣发前期再针对到国内对耽美作品的影响和接受程度,不管好不好,先卖惨吸引路人,虐一波书粉再说。
等播出之后,再疯狂的撒狗粮卖男男cp。
双方吃够了耽美红利,需要做切割的时候,都开始虐粉提纯。
这些步骤里,能够刺激到粉丝消费的手段,层出不穷。
“不过,那部小说的作者立场有点问题,我就避开了。”虞鲸鲸曾经在某个世界任务中亲眼看到过一家公司被一部作品活活拖累到破产的事情,在这方面比如今圈内人要敏锐不少。
相当于树根出了问题
电视剧的主创团队是一点毛病都没有,作品也是往精品做的。
不管是演员还是服装,甚至是场景布置,都是奔着精益求精的方向去追求的。
结果,作品的原作者被扒出来有歧视女性、立场问题等等的不当言论。
从原作者本人,到他的作品,全都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那部投资上亿的电视剧,原本已经确定可以上星,也被迫改为网播。
结果又从网播定档,一拖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