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芳思考片刻后回答,“我也觉得可以试试,不过细节上我们再商量商量。”
他们常常为了一个设计细节,争辩很久。
比如一朵牡丹花的花瓣形状、颜色过渡,或者一幅山水画的构图布局、针法运用。
但在灵感迸的瞬间,他们又会大笑。
那种心有灵犀的默契和对艺术的热爱,让他们的合作变得无比顺畅。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朱晓露踏上了漫长的奔波之旅,走访了全国各地的丝线和绣布供应商。
她来到江南的丝绸之乡,走进一家家丝线作坊,看着工人们熟练地缫丝、染色。
她又来到北方的棉麻产地,考察绣布的生产过程。
在与供应商洽谈时,她凭借林真逸教导的商业经验,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仔细检验每一批样品。
从丝线的粗细均匀度、光泽度,到绣布的质地、颜色牢度,都严格把关。
她用手轻轻抚摸丝线,感受它的顺滑度。
她对着光线,查看绣布的纹理,检查是否有瑕疵。
经过多轮激烈的讨价还价,她终于与几家优质供应商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为公司的产品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半个月的辛勤筹备后,怡露苏绣公司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正式开业。
开业当天,现场热闹非凡,门口摆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各界人士纷纷慕名而来,有艺术界的知名人士,他们穿着得体的服装,戴着精致的眼镜,手中拿着邀请函。
有商业合作伙伴,他们西装革履,提着公文包,眼神中透露出对合作的期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还有媒体记者,他们扛着摄像机、拿着录音笔,准备第一时间报道这一盛事。
更有众多苏绣爱好者,他们早早地来到现场,排起了长队,只为一睹苏绣的风采。
展厅里,一幅幅精美的苏绣作品,错落有致地陈列着,独特的针法让绣品栩栩如生。
新颖的图案,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之美,既有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又有现代时尚的设计元素,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不少客户,当场就被这些作品的魅力所折服,毫不犹豫地下了订单,这让团队成员们备受鼓舞。
从这天起,怡露苏绣之路,正式开展。
但是,创业的道路,绝非一帆风顺。
在公司运营初期,各种困难如汹涌的潮水般涌来。
线上销售平台竞争激烈,无数商家在有限的流量池中,争夺客户。
怡露苏绣公司的订单量,增长缓慢,每一次的推广,投入似乎都石沉大海,收效甚微。
张怡看着电脑屏幕上那寥寥无几的订单数据,心中充满了焦虑。
张怡把大家召集起来,着急地说,
“现在线上订单太少了,大家赶紧想想办法。”
线下实体店虽然装修精美,采用了大量的木质元素和柔和的灯光,营造出温馨而典雅的氛围。
但客流量,却不尽如人意,高昂的租金和运营成本让团队压力倍增。
朱晓露每天看着空荡荡的店铺,心中十分担忧公司的财务状况。
一些客户对产品的价格提出了质疑,认为与市场上,其他刺绣产品相比,怡露苏绣的价格偏高,影响了他们的购买意愿。
王冰芳听到客户的反馈后,心中有些失落,但她也明白,这是公司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整个团队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激了他们更强烈的斗志。
张怡迅组织团队开会,会议室里气氛紧张而热烈。
她在白板上,写下各种数据和问题,带领大家深入分析市场数据。
经过数小时的激烈讨论,他们调整了销售策略。
张怡加大了线上推广的力度,精心挑选了一些在时尚、艺术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知名博主,为他们定制专属的苏绣推广方案。
她与博主们沟通合作细节,为他们提供精美的苏绣作品和详细的文案。
博主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与苏绣的故事,展示怡露苏绣的精美作品,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和购买。
同时,她还策划了一系列线下活动。
苏绣体验课上,爱好者们在绣工的指导下,亲身体验苏绣的魅力,感受针线穿梭间的艺术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