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蒙边写计划,边碎碎念。
-
“你这把地开到山上,你的农机要怎么开上来?”
系统空间,扁鹊看着子婴画的图纸,忍不住感慨道。
“唔。”
“平缓的坡道就修条路上去。”
“比较高的山地,就修个滑索。”
子婴边画,边跟扁鹊解释。
“您看,在这个山脊,从山顶到山底,留出一条直线的坡道用来修滑轨。”
“再在上面修建一排脚踏转轮。”
“需要往上运的时候,就用绳子绑上袋子,挂在滑轨上,让转轮拉着绳子往上拉。”
“就像打井水一样。”
“往下运也是一样,只是反着操作。”
“只要把谷子装好袋,挂到轨道上,用绳子慢慢放下去就行。”
当然,这有个大问题,就是这些田地都得是统一规划安排的。
如果田地的归属不同,一人一块,意见还不统一。
这种需要合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就很容易出现各种意外。
扁鹊:……
听上去就很麻烦。
不过,对于山旮旯里没有地的黔来说。
只要能有地,能种出粮食,再麻烦的事,也有人干。
“你先与小黑商量的杂交水稻,就是准备种到这些地方的?”
“对呀,地这么难开垦,如果良种的产量还不行。”
“那一年的产量除了交税,只怕就只够自家嚼用的了。”
“哪里还有种田的热情?”
像百越那些高山之中,想要种地,本就辛苦。
如果田地出产的粮食,不能改善他们的生活。
与渔猎相比,好不了太多。
哪里能让他们对于大秦的良种和订单形成依赖?
所谓,无欲则刚,没有依赖,又怎么能生出软肋?
只有让他们见识到杂交水稻的产量。
即便只是一小块地,也能种出自家一家人一年所需的粮食。
多开出来的地,都是财富,那样才能吸引人自开垦新田呐。
他最多能帮人打个样,做下指导。
又不可能真正的一点一点帮人把田全部开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