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郎明白自家伯父的意思,不论是卢家还是崔家,这些世家哪家又能是干净的。
让这件事变成各家都有参与的流言,流言是无稽的。
小皇帝难不成还当真要揪着此事不放?
即便有人抓了十三郎想利用十三郎害他们王家,可十三郎是他们王家的子嗣,绝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背叛王家,这点自信王炳毅还是有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三郎略作思忖,还是有些不放心:“我让人接触接触卢、崔、郑三家给了题的寒庶贡生,以防万一。”
真有万一,他们也得让小皇帝无法责众。
王炳毅点头:“三郎你也不要太累了,身体要紧。”
·
元扶妤接到王三郎的邀约并不意外,但也未同上次一般及时应下。
她让锦书去传话,明日放榜,王家喜事临门想必事忙。
若王三郎得空,三日后她在琼玉楼设宴。
自殿试之后京都就热闹非凡,都在猜测状元花落谁家。
只是,这一届科举没能再杀出一个谢淮州,三甲被世家包揽。
当元扶妤拿到此次科举前二十的卷子时,挑出了第七名一位出身寒门的进士卷子。
这位名唤林芝安的进士,在卷中以史为论,提出大昭建国以农为本,既如此当重新丈量每块土地,详细记录其方位、面积,绘图造册,使朝廷详尽掌握耕地实数。
以减免赋税,鼓励无地百姓开垦荒地,扩充耕地。
“这篇文章世家那些官员给压了下去,是谢淮州提上来的,谢淮州可给了很高的评价。”元云岳对元扶妤解释。
“世家打压,自然是损了世家的利益。”元扶妤将林芝安的卷子放在元云岳的面前,“虽然这林芝安没有明说,可丈量土地记录详尽信息,在边疆广泛推行军屯,保障前线粮草供给,这都是利国而不利世家的。”
“谢淮州说,这林芝安对大昭的土地情况很是了解,对历史上各类关乎土地的制度也很清楚。”元云岳想到进士谢恩太监唱名时站出来的清俊男子,道,“人看着清瘦,但一双眼炯炯有神,看着像是个能办实事的。”
元扶妤又抽出第十二名的卷子让元云岳看:“这个叫任先行的进士,你瞧……他很隐晦的提出大昭应农商并重。”
元扶妤在那行字上点了点。
元云岳看过后点头:“是吗?我怎么瞧不出来?”
“你让杨戬成私下约见这任先行,套一套他的话,看他是否心中有数,是不是一个能做事实的人。”元扶妤道。
元云岳头从卷子中抬起来,眼底含笑:“哟,不打抑商了?”
元扶妤端起茶盏,未接元云岳的话茬,转了话题:“把金榜和余云燕还有玄鹰卫查到的名单对一对,看看拿到之前试题贡生中,哪些落榜了。”
元云岳笑着拿过自家姐姐手中的茶盏,添了茶,又送到元扶妤手中,一副看透了元扶妤的故意转移话题的表情。
“放心,这事儿……杨戬成已经去办了。”
听到暮鼓声,元扶妤放下茶盏:“今日约了王家三郎,我得去平康坊了。”
“你怎么又去见那个诡计多端的病秧子?”元云岳最见不得王三郎那种全身都是心眼子的人。
“我是商户,王三郎是世家公子,拒不得。”元扶妤起身理了理衣袖,“况且王三郎也算面如冠玉、风度非凡,对赏心悦目的人或物,我有的是耐心。”
元云岳:“……”
他姐姐这毛病死前改不了,死后也改不了。
见元扶妤皱眉按住自己的眼睛,元云岳紧张挺直腰脊:“怎么了?”
“没事。”元扶妤按了按眼皮,“可能是没睡好,这几日眼皮跳的厉害。”
“要不要让裴渡前天刚送到我那儿的大夫,来给你瞧瞧?别是中风的前兆!”元云岳撑着桌案起身,神色凝重,“那翟家老太爷最开始不就是眼皮子……”
“你给我闭嘴吧!”元扶妤抬手按住自己突突直跳的眼皮,“瞧着要下雨了,你早些回去。”
见元扶妤拂袖而去,元云岳追在元扶妤身后:“我这是关心你,我明日就让寻竹送大夫来你府上,你一定要让大夫给你诊治,不可大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