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中,人人都知她是为皇后做事。
是以畅通无阻。
苏绾卿依旧按期拿到账簿。
但已经不是她亲自处理。
是春桃在打理。
还有夏荷,毕竟是有着经验。
帮着苏绾卿管理宫中的事务。
俨然就是一个女官,而不是一个侍女。
前朝有女官序列。
但已经许久未曾设立了。
苏绾卿问过崔珩的意见。
要不要设立女官。
崔珩的答案是,只要她想,便是可以的。
但世人许是会认为是他崔珩的嫔妃。
而不是官员。
可偌大的王国,总是处理庶务,也不能只是皇后一人之事。
想要也要有人帮助处理。
以往是高阶的嫔妃。
而今宫内只有皇后一位嫔妃。
自是可以设立女官,帮忙处理。
但崔珩觉得为时尚早。
可以先行职务,但没必要宣告整个国家。
所以,苏绾卿摄政一事,没有传到明面上来。
哪怕那些朝中的老狐狸已然知晓,也没有传得大街小巷都是。
他们许是觉得不过是小打小闹。
哄着女子的把戏罢了。
没有放在心上。
苏绾卿对此也没有多说,不过是慢慢来。
一切终会明朗。
宣政殿内,崔珩与苏绾卿处理政务。
苏绾卿看到一处灾情,问道:“此处旱灾,可是要直接拨款?”
崔珩拿过奏折一看,思索一番道:“此事已经生了几天,待到当地的官员无力处理时,再做打算。”
苏绾卿有些心惊,问道:“为何不是接收到灾情,便立马防范。地方的人力物力自是比不得京中的。”
崔珩知道苏绾卿有些担忧,这灾情会让百姓受困,这是苏绾卿不想见着的。
但政事,不是一言堂。
也不是全都由皇帝所想。
怎么想,就会怎么展。
也是靠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做好。
是以,崔珩便耐心说道:“大小姐,凡事不可能只听着地方怎么报,就只但看奏折,便盲目拨款。若是地方都会很老实,便不可能出现地方割据势力了。”
苏绾卿闻言,有些微楞。
她确实是太过担忧,以至于没有理智对待。
是以,耐心听着崔珩接着说道:“还要等,等周围的县区也报上灾情。一时的旱灾是无法解决的,这是天时的问题。且百姓也不是毫无准备,不可能一时就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