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的,一定要听话,别胡闹,毕竟县里不比家里,也别给苏子苓惹事儿。出了啥事儿他们也帮不上忙,隔得又远。好在两人也懂事,知道机会来之不易,他们不识字,想进县里做工就只能去做苦力,而且活还不好找。上食肆里做小二他们是怎么也没想到的,所以格外珍惜这个机会,平日里有啥不懂的就问苏永安,人也勤快,嘴巴也甜,两人倒是很快就胜任了。出了食肆,苏子苓带着侍卫回了县衙,刚到府里就迫不及待去找了沈星野,跟他说了想盘酒楼的事儿。沈星野拍拍胸脯一口应下了,让她只管等消息就是。第二天照常下村,很明显,心里有事儿,所以她速度快了很多,嫌马车慢,都骑上马了。马是陆晏送她的,是一匹母马,性格很温驯,即使这样,没有陆晏看着她还是摔了两跤。但是效果很明显,摔着摔着她学会骑马了,虽然还不能像他们一样快,但比起马车来说要快多了。原先一天跑三个村,她现在一天跑四个五个,除了看庄稼,还不忘了问问她们山里有没有菌子。有几个村子只有谷熟菌跟铜绿菌那些,其他村子则是杂七杂八都有。谷熟菌那些她就让人直接送县里的食肆里,其他村则是计划着盖作坊。盖作坊要不了多少成本,也就是地皮费点事儿,她这次是打定了主意,要把整个南宁府的菌子都收入囊中。趁其他人还没研究出如何吃才不会中毒,她得早点下手。盘算好盖几个作坊,算了算需要多少钱,十四个县两个州,目前就按一个县一个作坊嘛,那也得十五个,再加上她要盘酒楼。苏子苓砸吧砸吧嘴,好嘛,钱包又要扁了,挣的时候一文一文挣,花的时候几千两几千两的花。买地的事儿交给沈星野,跑完了那些村子,苏子苓是一秒都不愿多待,骑着马就回了百花洞。她到家时,苏阿奶他们正在吃晚饭,听到马蹄声大家还愣了愣,直到敲门声响起,大家这才回过神来。“我去看看,好像是小青那丫头回来了。”苏母放下筷子就跑。其他人也没心思吃饭了,一个个的起身出来看。“阿娘,我回来了。”苏子苓牵着马,就这么笑面如花的站在门口。看着她傻乎乎的笑,苏母都愣了愣,“你咋回来了?都没个信传回来,我们刚刚还说呢,估计你得忙到五月去了。”“快进来,快进来,还没吃吧?我们正好在吃饭呢。”可能是许久没见,苏母一激动,话也多了起来。苏子苓牵着马,也没不耐,仔细回答着,“本来是应该忙到五月的,出了点事儿,就临时变卦了,所以没来得及让人回来说。”“饭还没吃呢,看来我大年三十的脚洗得好啊,这都让我赶上了。”刚刚光顾着看她,也没注意她身后,等她牵着马进了院子,苏母这才注意到她牵着马,“你骑马回来的?”“对,骑马快点,阿娘放心吧,我都学会了,再说了,还有长安看着呢,出不了事儿。”长安,也就是沈星野给她的那个侍卫,平日里跟着她,坐马车他负责赶马车,骑马他就负责保护。苏子仲跟二十走过来帮忙牵马,苏母拉着她走向厨房,“你刚刚说出了点事儿?什么事?”“好事儿!”苏子苓笑得神神秘秘的,“等会儿人齐了咱们一起说,”苏子苓挽着她的手,“阿娘,做的啥好吃的?我都饿了。”“还能有啥,还不就是经常吃那些,对了,有菌子,这两天有人送菌子过来了,虽然不多,到每天也能有个百八十斤的,我们就开始做菌子酱了。”“今晚还炒了一个牛肝菌,见手青没敢炒,就怕我们炒不熟。”见手青还是太危险了,苏子苓都不敢让他们自己炒了吃。以前他们可能还有这心思,但自从看了朱萸家被闹的惨状,苏母他们也就彻底歇了那点心思了。压根不敢碰,想着不吃也罢,实在馋了就吃菌子酱吧,那个炸得透透的,吃了没事儿,就是味道比起爆炒的就差多了。来到厨房门口,就看到王安安跟苏阿奶她们,她先是跟苏阿奶打了招呼,“阿奶,我回来了,你还好吧?”“好,好着呢,瘦了。”苏阿奶拍了拍她的手。“没瘦,胖着呢,”随后目光落在王安安身上,“嫂子快生了吧?小家伙乖不乖啊?”“闹腾得很,”她话音刚落就痛呼一声,“哎哟!你瞅瞅,估摸着是知道她姑姑回来了,小家伙也闹腾了。”难得,老爷子也是多说了两句话,“进屋,进屋,这丫头累了一天,不是没吃饭嘛,老二媳妇你再去炒两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