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蘅问:“那你什么时候去入职?”
“他们叫我尽快去报道,我今天已经去那几个市场看了,找到些兰花种子,不过不是很多。”
“有总比没有的好,反正我们的园子都还没收拾出来,不着急。”苏蘅安慰道。
他们这阵子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的,实在是太忙了。
只能先紧着急的先办了,卖花的事不急于一时。
还是得先把幕后之人揪出来,不然做什么生意都怕被人背后使绊子。
“打扫的工人我还得再打听打听,安排好这件事我再去报道。”
苏蘅点点头,然后说:“我们给梅姨付一点工资吧,后面只能拜托她照看秋秋了。”
梅姨本来是宋老爷子请的人,她本身以前也是宋家的老人了,宋晚都是她一手带大的,人是绝对靠得住。
即便是有什么不对,还有宋老爷子在看着呢。
这比单独请个保姆让两人放心的多。
况且梅姨每次见了秋秋也挺喜欢,额外要照顾个小孩也不觉得麻烦,还单独给秋秋做好吃的。
虽说宋老爷子付了工钱,但这毕竟不一样,带小孩也挺费精力。
陆明川自然没有意见。
“明天我去说,争取尽快解决了幕后之人,再回家带秋秋。”
他们没有长辈帮衬确实不行,但秋秋一直在别人家养,他们也会觉得亏欠秋秋。
苏蘅叹气:“今天也是想妈妈的一天。”
文舒一来他们省好多事儿呢。
不过马上家里也要开始农忙,都抽不开身,苏蘅也只能想想。
日子还是照旧,忙中有序,苏蘅上学,陆明川找的清理工业进了园子,他也去军校报到了。
苏蘅中午有时会去园子里看一下进度,她学校离得近,来去一趟也不费事。
晚上陆明川下班早,会来接她,两人再去宋家接秋秋,一家三口再一块儿回家。
他们这边生活逐渐走上正轨,文舒在家里却愈发担忧,他们走了快一个月,也没来个信儿。
她一想到苏蘅跟陆明川两个人带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去了北京。
又借住在别人家里没个安稳的落脚地儿,还得去上学,也不知道会不会受委屈,忙不忙的过来。
秋秋也不知道有没有饿瘦,他们带的钱还够不够用,天天晚上直愁的睡不着觉。
苏岳看着媳妇儿这样,一拍脑门儿说:“别叹气了,我陪你去看他们。”
“真的?”
“比金子都真,少种几天地也饿不死,咱们去看看闺女他们安顿下来没,省的你天天发愁。”
于是第二天一早两人去队里开了证明,回来就开始收拾东西,家里的兔子已经生了一箩筐了。
苏岳杀了十只,这会儿天不热,他们这儿雪才开始化。
文舒用盐腌了放个几天没问题,然后又把自家的菜挑着苏蘅爱吃的装进口袋里。
苏景早上一起来就看到他爸妈这要搬家的阵势,愣了愣问:“咋了,鬼子打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