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烫的热气裹着牛油香扑面而来,赵倩刚坐下就被呛得眨了眨眼,眼前的塑料布帘子、墙上贴着的菜单、还有荷花正往碗里猛加醋的手,都被氤氲的白气晕成了模糊的团。
赵倩:"她扯了扯连帽衫的帽子,露出额头的薄汗,笑着把一串刚煮好的鱼丸往嘴里塞:“烫烫烫——”"
“慢点吃,又没人抢。”荷花用筷子敲了敲她的碗沿,自己夹起一片肥牛卷,在麻酱里滚了滚。
“说真的,你昨晚那游戏打得是真飒,那刺客绕后的时候,我还以为要输了呢。”
赵倩:"赵倩吸了口冰汽水,气泡在舌尖炸开,带着点涩的甜:“那是你没看见我练了多久,下班回出租屋就开一把,输到凌晨两点才摸到点门道。”"
赵倩:"她顿了顿,夹起一块海带结,“就跟这麻辣烫似的,火得够旺,煮得够久,才有味儿。”"
荷花噗嗤笑了:“你这比喻,跟你看的爽文男主似的,开口就是人生哲理。”
她忽然凑近了些,热气把两人的距离缩得很近。
“哎倩倩,你调的奶茶配方那么受欢迎,就没想过自己开家小店?不用看老板脸色,想加多少料就加多少。”
赵倩:"赵倩吸了口冰汽水,气泡在舌尖炸开,带着点涩的甜:“自己开店?那得租门面、学记账,还得应付工商税务,哪有那么容易。”"
赵倩:"她顿了顿,夹起一块海带结,“我这点手艺,在别人店里混混还行,自己当老板,怕是赔本。”"
“谁天生就会当老板啊?”荷花把自己碗里的鱼豆腐夹给她,“你调的‘青柠冰萃’,多少客人专门冲着这个来买;上次你试做的芋圆烧仙草,我们几个私下抢着喝。这叫啥?这叫招牌!你就是想太多,总觉得自己是农村来的,没底气。”
“我跟你说,那些开店的,不都是边做边学,遇着问题解决问题?”
热气又涌了上来,赵倩的眼睛有点发潮。
她想起刚进城那年,攥着中专毕业证站在人才市场,别人问她学历,她都不敢抬头;想起第一次在奶茶店做错单,被顾客骂得直掉眼泪,是后厨的阿姨塞给她块糖,说“谁还没摔过跤”。
现在想想,那些以为跨不过去的坎,好像也就这么过来了。
赵倩:"“那……我试试?”她抬头时,睫毛上还沾着点水汽,被灯光照得亮晶晶的。"
“这就对了!”荷花举起汽水,跟她的杯子碰了个响,“我认识个转租门面的,就在街角,月租不贵。”
“我表哥是会计,到时候让他帮你理理账。等你店开起来,我就辞了服装店的工作,来给你当帮手,咱们天天研究新口味,怼难缠的客人!”
赵倩笑了,拿起一串脆骨狠狠咬了一口,麻辣的劲儿从舌尖窜到胃里,暖得人浑身发颤。
窗外的路灯亮了,把两人的影子投在油腻的桌面上,歪歪扭扭的,却挨得很近。
她忽然觉得,荷花说得对,人生这锅麻辣烫,光等着沸腾不行,得自己往里面加把火,哪怕煮得咕嘟冒泡,烫得直咧嘴,也比温吞水似的强。
结完账往外走,晚风一吹,脸上的热意散了些。赵倩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打算回去就搜搜门面转租的信息,再问问荷花表哥记账的门道。
荷花在旁边絮絮叨叨说着隔壁街的小吃店生意多好,她听着,偶尔应一声,脚步却比来时轻快了不少。
或许这场豪赌,她不一定能赢成风光万丈的样子,但至少,她能朝着更热乎、更有奔头的地方,多走几步。
麻辣烫的热气散了,可心里那点被点燃的火苗,却烧得正旺。
作者:"评论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