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照不宣的秘密。
李相臣心觉这年轻人缺的不只是心眼子,最重要的是缺少了岁月的磨练。
一个心怀怜悯救世之人,首先一步要做的不是选择蜗居去搞自己的主张,而是“入世”。
否则再精彩的明珠也只会蒙尘,再适合雕琢的楠木也只会腐朽。
不要看一些人说的好听,说什么要搞自己的主张,但是不入世又能搞出些什么东西来呢?说是惺惺作态,都算是抬举了吧。
不真正了解苍生又怎么谈得上怜悯苍生呢?
李相臣不敢自居“胸有沟壑”,却也觉得只有品过世间百态后“看山仍是山”,才是一个悲天悯人之人一生要去做的课题。
不过这些东西叮嘱一遍就够了,多说无益。
毕竟他也不是什么好为人师之人,说多了连自己都嫌烦,想必姜少侠也早已清楚,不然又怎么会愿意选择在叛出宗后一直当侠客呢?
姜风锦垂下眼来,他其实有很多话不能与他人明述,他所说的远比他所想的要少,似乎矛盾才是他一生挥之不去的梦魇。
李相臣从来不会让话“掉到地上”,见人情绪不对,便笑着用言语来侧面将人点醒,叫他放松放松。
男人似乎天生就具备将话题带歪的能力,先是谈理想民生,后是谈政治国策,到后面甚至都开始聊到一些玄之又玄之类的东西,就差点盘花生米上两坛酒了。
好像把某个人忘掉了呢……
李相臣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健谈过,也借此下定了决心,以后绝对不去当私塾的先生。
李相臣:“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当我江湖郎中也不错……
“我看你在我面前真的没有必要拘谨,反正我也早就不是什么官老爷了,如今也只是寻常布衣一个。算起来,我们相距年龄还不到一轮,一轮之内皆兄弟,你也不用叫我前辈什么的,以后称我一声李兄吧。”
李大人的话三分唬人七分表面,本质上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若真说什么帮助之类的,是绝对不会像江湖上的那些义气朋友一样,连杀了人都帮的。
不管姜少侠怎么想,祝某人听着倒是真的不太乐意:连他自己都没轮到这么叫,姜风锦怎么能排得上号?!
聊什么聊,不许再聊了,睡觉去!
于是黑影里走出来了个靛衣人。李相臣见人出来了,便站起迎接,同时姜风锦见没人再坐在地上,自己一个人坐着也不太合适,于是也跟着站了起来。
祝一笑不语,走到人身前,一把把李相臣拉到身后,只是还不待其开口,却听几十步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而后,那屋侧的窗子里传来了“嘎吱”的响声。
三双眼齐齐望去,只见那窗户里探出了一条四处打探实地的腿,接着出来的便是躯干和其他三肢,而后——本来还一脸窃喜的胡稼和他们对上了眼。
“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