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距离展昭带回陈沅儿已过去了大半年,展昭业已复职。
杭州市舶司的案子也已经审了整整一年。
两边各有证据,双方不停地来回撕扯,硬是从庆历五年秋天,一直审到了庆历六年的夏末。
转眼间,就快到了七夕,也是七月初七乞巧节。
一进入七月,潘楼街东宋门外的瓦子、城西梁门大街外的瓦子,还有新宋门外的市集、朱雀大街、梁门大街和汴河大街上,全是卖磨喝乐的货郎。
这种泥塑的小像,大多以雕刻的木料加以彩绘装饰,有的还添了金银珍珠、象牙翡翠精心装饰。贵一些的能卖到数千钱不止。也有些便宜的,几十文便能买上一个,市井百姓也能消费得起。
虽是夏末,入夜却也仍还有些闷热,但街上行人却不见少,大家买些磨喝乐,或到瓦子去听戏,看话本,表演药傀儡戏的张臻妙、温奴哥最受欢迎。
每日至晚,瓦子前都挤满了来瞧傀儡戏的百姓。
城西的瓦子里还有表演散乐的张真奴、舞旋的杨望京,每天傍晚便挤满了人,去得晚了,更是连坐位都没有了,只得站着。
-----------------
展昭回到汴京,二人已相安无事。
白玉堂派子宁和萧华去接林叔,算算时间,这两日也该到了。
他晚上吃了饭,在家闲得无聊,便带着十三出门,上街闲逛。
被市舶司的案子纠缠,白玉堂许久没有这般松快了,他在汴京大街上信步走着,瞧着往来热闹的人群,耳边连绵不绝的叫卖声,竟有些恍惚。
他向十三道,“还记得一年半前,咱们初到汴京那天吗?”
十三笑道,“那时我们日夜赶路,公子满心都是大公子的事,人都瘦得不成样子了。”
白玉堂道,“是呵,那时我一心只想搞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于我来说,汴京并不是现在这副样子,没有温度,也没有白日,我周身只觉得如在地狱中一般,刺骨地寒冷。现在,终于能喘口气,看一看汴京的模样了。”
十三接口道,“我觉得最高兴的还是展缉司,不管怎样,多亏了他带回人证,公子方才能将那些人钉死在案子里,要不然,咱们家和大公子的冤,还不知要何时才能厘清。”
白玉堂侧头看他一眼,“你现在胆子越大了,竟然向着外人说话,我才是你的主人,就算你想跟着他,凭他那点薪俸也养不起你,到时候瞧你们一起挨饿。”
二人走到了大相国寺附近,白玉堂特地挑了一个卖磨喝乐的铺子,细细择了两对精巧的磨喝乐,让人包裹好,叫十三捧了。
他在街上瞧着各种奇巧玩意儿,对水上浮和谷板最好奇。
-----------------
突然,他指着一个农家样式的谷板哈哈大笑,说这便是他以后生活的样子。
只见谷板上有几间房舍,有一个人坐在门前晒太阳,院里有个人忙着,有的干农活,有的种花,有的修房顶,还有一个人端茶水打扇子。
白玉堂笑道,“晒太阳的是我,端茶的就是你,种花的便是二哥了,干农活的最像三哥,修房顶的便是你心心念念的新主子。”
十三撇了一眼,“哟,我们都干活,只有你一个人晒太阳喝茶,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