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被囚世子非要和我共焚江山 > 第235章(第1页)

第235章(第1页)

他转头看向姜溯,语气郑重:“阿溯,廷渊就交给你了。他看着硬朗,其实心软得很,你多担待。”

姜溯起身对着宋朝尘拱手,语气真诚:“殿下放心,我会的。”

窗外的风似乎小了些,殿角的铜鹤香炉里飘出淡淡的檀香。

宋朝尘重新坐回案前,拿起朱笔在登基仪轨上落下自己的名字,字迹沉稳有力:“都别愁眉苦脸的。等日后给你俩在城郊修座别院,有山有水,远离这些纷争。你们想待多久待多久,朝政的事,不用你们操心。”

宋廷渊看着大哥落笔的背影,突然想起小时候,大哥把唯一的棉袍让给他,自己裹着单衣在寒夜里发抖,却笑着说“大哥火力壮”。

这么多年过去,大哥还是这样,永远把他护在身后,自己扛下所有风雨。

他走到案边,伸手按住宋朝尘握笔的手,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大哥放心登基,北疆的兵我还镇着,谁敢不服,我提刀就去劈了他。”

姜溯也跟着点头:“朝政若有难处,我随时都在。”

宋朝尘看着他们,一个心思缜密如棋,一个行事果决如剑,他们联手,这万里江山定会迎来真正的海晏河清。

书房外传来内侍的通报声,说是礼部尚书来请示登基大典的仪仗细节。宋朝尘站起身,理了理衣襟,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与威严。

“让他进来。”

话音未落,身着绯红官袍的礼部尚书已躬身而入,手里捧着一卷明黄仪仗清单,见了三人连忙行礼:“臣参见殿下,将军,军师。”

“免礼。”宋朝尘接过清单,指尖划过“金辂车”“日月旗”等字样,目光沉静,“祭天的礼器都备妥了?”

“回殿下,已经安排妥当了,太祝正带着礼官调试编钟,保证大典当日万无一失。”

礼部尚书躬身回话,眼角余光瞥见案上的登基仪轨,见上面已落了朱笔签名,心中顿时安定。

宋朝尘颔首:“午间把最终的流程报给我,莫要出半分差错。”他语气平淡,却自带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方才闲谈时的温和判若两人。

礼部尚书领命退下后,书房里又恢复了安静。晨光透过窗棂,在舆图上投下狭长的光斑,将“北疆”与“昭京”两个地名连在一起。

“那我们先去校场了。”宋廷渊拍了拍姜溯的肩,“虎贲营的新阵法还得再练几遍。”

宋朝尘笑着点头:“去吧,晚上一起用晚膳。”

他看着两人并肩离去的背影,玄色劲装与青灰长衫交叠,步履间的默契无需言说,眼底不禁泛起暖意。

这世间最难得的,莫过于心有归处,情有着落。

走出书房时,晨雾已散,庭院里的银杏落了满地金黄。宋廷渊弯腰拾起一片银杏叶,递给姜溯:“你看这叶脉,多像江南的河网。”

姜溯指尖捏着银杏叶,阳光透过叶片的纹路,在他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等大哥登基稳定了,我们回北疆看看吧。”

“好。”宋廷渊握紧他的手,掌心的薄茧摩挲着他的指腹,“还得去西域看看沐慎行和孟宁,沐慎行那小子说要在西域种满葡萄。”

姜溯失笑:“他倒真把孟宁宠上天了。”

想起庆功宴后沐慎行那副生怕他们不同意的模样,还有孟宁醉酒后红着脸说“西域的葡萄肯定甜”的傻样,嘴角的笑意便收不住。

两人穿过回廊时,恰好撞见慕月牵着马往外走。她一身银白铠甲,腰间悬着长刀,见了他们翻身下马:“正要去给苍狼营点卯,你们这是往哪去?”

“去校场。”宋廷渊挑眉,“怎么不多歇几日?”

“歇不住。”慕月拍了拍马背,“草原的风刮惯了,待在城里骨头都痒。再说殿下登基前,营里的戒备得再紧些。”她目光落在姜溯手里的银杏叶上,忽然笑了,“听说殿下要给你们在城郊修别院?”

姜溯点头:“还在选址,想着找个有山有水的地方。”

三人说笑间到了宫门口,慕月翻身上马,挥鞭道:“我先走了,校场见。”马蹄声哒哒远去,银白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街角,像一道划破晨雾的光。

姜溯望着她的背影,轻声道:“她心里还是念着大哥的。”昨夜御花园那句“各司其职”,听着洒脱,实则藏着多少未说出口的牵挂。

“大哥懂她。”宋廷渊握紧他的手,“就像她懂大哥肩上的担子一样。有些情意,不必说破,放在心里,各自安好,就很好。”

校场的鼓声远远传来,混着士兵操练的呐喊声,将清晨的宁静撕开一道口子,却也透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宋廷渊拉着姜溯往校场走,晨光洒在他们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紧紧依偎着,再也没有分开。

书房里,宋朝尘重新铺开舆图,指尖从昭京一路划到北疆,又到西域,最后落在江南。

朱笔落下,在“海晏河清”四个字上重重圈了一圈。

这万里江山,曾染过太多鲜血,藏过太多伤痛。

但从今往后,有并肩的兄弟,有相守的爱人,有忠诚的将士,有盼着安稳的百姓,定能拂去尘埃,迎来真正的晴空。

远处的钟楼敲响了辰时的钟声,洪亮而悠远,穿过宫墙,穿过街巷,传到每一个等待黎明的人耳中。

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故事,也正要开始。

终章

昭京的秋阳格外明媚,将皇城的琉璃瓦照得金光璀璨。三日后的登基大典上,宋朝尘身着十二章纹的衮龙袍,一步步踏上天坛的丹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