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见鬼的恩情
这一次的连麦对象同样是一个年轻女生。
她一脸愁苦,述说着近来的烦恼:“我叫冯若楠,今年二十五岁。我有个弟弟冯嘉奕,他只比我小两岁。他最近要买房,找我借十万元,说过两年还我。
我工作三年多刚好存下十万元。前不久,我妈问我存到多少钱了,我没防备告诉了她真实数目,没想到隔了几天我弟弟就来找我借钱,还刚好就借十万。
相信大家从我的名字也能看出我父母有多重男轻女。从小我的物质条件就不如我弟,虽然在同一个家庭里生活,但我弟肉蛋奶不缺,而我很多时候只能吃他剩下的东西。
他的衣服鞋子手机等数不胜数,且各个都是名牌,而我的衣服鞋子手机等都是用到不能用才换,且都是杂牌。
我弟小学三年级就有了第一个手机,还是那种触摸屏的智能手机,售价三千多。那个时候的智能手机还是很新奇的玩意,当然也很贵,一般的家庭不会给孩子买这麽贵的手机。
但就因为我弟弟想要,我妈二话不说就给他买了。换作是我提这种要求,想也知道得挨多少骂,甚至还可能被打。
而我的第一个手机,一直到了高中才拥有,还是很简单的翻盖手机。那个时候智能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买翻盖手机的要麽是喜欢这种款式,要麽就是没钱买智能手机,而我显然是第二种。
说以上这些,就是让大家了解一下我家的基本情况。
言归正传。我弟这次向我借十万,虽然他口口声声说会在两年後还我,但我根本不信,他会还钱才有鬼。
他从小自私自利惯了,习惯了什麽好东西都紧着他用,在他眼里我这个姐姐应该就是给他当血包的。
名义上说是借,完全就是说着好听,其实只当我是冤大头。
这十万是我辛苦工作三年才存下来的,就这麽借出去,根本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我学历不高,找的工作也不咋地,能存点钱不容易。说实在话,我一点都不想借钱给我那个弟弟。
但我妈知道我弟弟问我借钱,声泪俱下地朝我诉苦,说她拉扯我们姐弟长大不容易,我们姐弟俩一定要相互扶持。我们是一家人,既然做弟弟的想买房,那麽家里其他人都要尽力帮忙才行。
话里话外就是我这个做姐姐的必须借钱给弟弟。
我不想借,可听到她那样声泪俱下,又不忍心。
我知道她那样绝对有演戏的成分,可让我真狠下心来拒绝,我又做不到。
因为她虽然对我不如对我弟那样好,但也抚养我长大,供我读书。我爹早就去世,她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把我们姐弟俩抚养长大,这份恩情让我很难开口拒绝。”
冯若楠说完,还是那样一脸愁苦。
直播间评论区沸沸扬扬。
【大妹子你可长点心吧!你妈在你面前装可怜博同情,你信不信她背地里绝对笑你傻?给你说几句好话,诉几句苦,就能哄得你不忍心拒绝借钱。她根本不把你当女儿,只把你当作血包啦!还是他们母子的专属血包!】
【恩情?什麽恩情?保证孩子的基本吃穿?还是供孩子读书?前者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做父母的要是没办法养活孩子就干脆点别生!至于後者,国家可是提供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後续你能读高中是你自己努力考上去的,凭你自己的本事读书!
并不是给口饭吃把孩子养大了就是恩好吗?像你这种情况,从小受到差别对待,你弟活得像个宝,你活得像棵草,这种差别待遇还能是恩情?
见鬼的恩情!】
【楼上说得对,你妈妈对你没有恩情,她就是把你弟养大的同时,顺手把你给养大了。你从小受到的差别待遇,还没让你认清现实吗?我要是你,找到工作的第一个月就把他们母子俩拉黑,这辈子这俩人都别想来吸我的血!】
……
乔蓁蓁看着镜头,对面的冯若楠还是那样一脸愁苦,显然她也很清楚网友说的都是事实,只是理智让她远离吸血鬼母亲和弟弟,但是情感上她还是贪恋家庭的温暖,哪怕那份温暖只是她的幻想,实际并不存在。
系统传过来的消息让乔蓁蓁在心里叹气,她想了想,决定还是长痛不如短痛,给这个女生来剂猛药,让她彻底放弃幻想,认清现实。
“你自己心里很清楚,你弟弟向你借钱,几乎不可能还钱。
这十万借出去容易,想收回来却希望渺茫。
你自己也说工作辛苦,很难存钱,却因为你妈妈朝你诉苦就不忍心拒绝。
你应该想想自己赚钱有多苦多累,再想想你那个养尊处优的弟弟,从小吃得好用得好,出身普通家庭,却因为母亲的偏爱拥有富家子弟的生活。
而你这个一母同胞的姐姐过的什麽日子?你还记得年幼时的自己吗?
恕我直言,你要是借钱给你弟不管你心里怎麽想的,也不管你是出于什麽原因,从实际上来说,你就是给你弟弟做了血包。
如果你这麽做,无疑是背叛了年幼时的你。”
听到这句“背叛了年幼时的你”,冯若楠的心里有所触动,脸上的愁苦随之减少,反而多了些坚定。
乔蓁蓁再接再厉:“而且你有没有看我之前的直播?同样是做母亲的,有让女儿继承家産丶给女儿买房的母亲;同样是做姐姐的,有把遗産送给邻居,都不给吸血鬼弟弟的姐姐。
听完上述两个人物的事迹,难道你的心里就没点想法吗?
再比较一下你的母亲,对你和你弟差别对待,不想着给你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反而一门心思吸你血;再比较一下你自己,难道你真的要做被弟弟吸血一辈子的姐姐吗?”
冯若楠当然有看过之前的直播,只是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和自己亲自面对是两回事。
作为旁观者,也许可以冷静地分析利弊。可是作为当事人,她很难将自己的情感剥离,冷静地按照利益分析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