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琅月目光灼灼地凝视着沈不寒,惶恐与惊悸在沈不寒的血管中急剧的膨胀,似乎下一瞬就要爆体而出,将他肢解。
李宣有一句话说得没错,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李琅月的人不是他,而是李琅月自己。
他认识的李琅月恩必报,仇必偿,就这一点,他大概能知道她对大多数人的态度。
然而李琅月对元德帝的态度,沈不寒琢磨不清。
他无数次试图站在李琅月的角度,揣度她对元德帝的感情,但每一次都因为他对李淳的憎恨太过沉重导致无功而返。
若说恨,元德帝当年为了维护李铭,以至师父含冤枉死,师娘抑郁而终,他被迫受辱,李琅月应当是恨的。
可在这重重恨意之外,李琅月对元德帝应该也是感念的。
如果没有元德帝的准允,就算是苏先生,也没有资格将李琅月接到身边,遑论将李琅月收为弟子,让她进入学宫并参加科考。
七年前,李淳虽然用李琅月的身世秘密威胁他翻供,但李淳也保护了这个秘密十余年,让李琅月能够假死脱身,离开西川谢府开启新的人生。
七年前,李淳虽然驱逐了李琅月,让她非召不得还朝,还将她派到当时局势动荡危险重重的河西,可能够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封地,成为一地的节度使,后来还加授同平章事,允她婚嫁自由,李琅月便已超过大昭很多的公主了。
更何况,论血脉,李琅月并不是真正的公主,李淳对李婉音是有爱的,但对谢延,同样恨之入骨。
李淳能给予李琅月如此恩宠,已经远远超出他的预期了。
李淳还有一点,和李婉音、谢延之流都不同。
李淳是君,是大昭最高无上的君主,对君王的忠诚凌驾于世间一切道德法则之上。
沈不寒捉摸不清李琅月对李淳的感情,他害怕他一张口说出真相,李琅月会无法接受。
如果李琅月无法接受这个真相,这与杀了他也没什么区别。
沈不寒可以接受李琅月对他如锦珠待杨迁一般,嫌恶他是个腌臜下贱、卑污不堪的阉人,他可以接受李琅月利用他、玩弄他、厌恶他,甚至是舍弃他……
他唯一不能接受的是,李琅月恨他,与他反目成仇。
她说这个真相很重要,因为他对她很重要。
沈不寒知道李琅月最渴盼的一直是自己的坦诚相待。
关于他的所有一切,他都可以向李琅月和盘托出。可唯独元德末年的血雨腥风,是他本决定带进棺材里的秘密。
他的人生有两段梦魇,一段在元德二十一年,一段在元德二十五年。
元德二十一年,是别人要杀他,虽然血腥可怖,可沈不寒问心无愧。
然而元德二十五年的他,成了满手鲜血的刽子手,杀了很多很多无辜的人,编织了很多很多的谎言。
沈不寒每每回想起自己在元德二十五年的所作所为,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应该下地狱的人。
对于世人的猜测,只要他不承认,那就永远只是猜测,最终随着虽有活着的人死亡,成为腐烂的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