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对比着实是让他感觉很不爽!
不过如果能够重来一次的话,李睿还是会选择在那个位置和队友打传切配合。
这和愿不愿意承担战术重任,有没有领袖担当没关系。
纯粹是因为李睿觉得和队友打配合往禁区里吊球威胁性要更大,他自个儿的射门水平终归还没到足坛一流。
否则的话,他当然也想有把握的自己打上一脚。
射门能力不能算他现在身上的技术缺陷了,但说一句技术弱点还是不为过的。
在过人和传球这两方面,他都有自信能爆发带动全队给对手持续施压。
唯独射门,他没有爆发的基础。
一旦远离了拜仁的大禁区,他更是难以威胁到诺伊尔把守的球门。
“还是得往里钻啊,不能再用常规的进攻套路对付拜仁的这条防线了……”
看着在己方半场底线附近纵情庆祝的拜仁球员们,李睿心中下了决定。
他必须要尽可能的找机会在拜仁禁区里接球,最好是在丹特的侧翼抢二点捡漏。
而非常规的进攻套路当然就是各种转瞬即逝的“乱战”了。
比如说抢头球二点,比如说及时的跟进补射。
角球和前场定位球勉强也算,关键就是要在拜仁的禁区内制造混乱,乱起来,他才能混水摸鱼,打诺伊尔一个措手不及。
战术思路一调整过来,李睿的踢法自然也就跟着发生了大幅的变动。
他更加频繁的寻求和卡索拉的换位跑动。
而当他移动到中路时,他也并不像一名串联进攻的前腰,更像是围绕着吉鲁跑动寻找机会的二前锋。
其余的阿森纳场上球员一看到李睿的踢法变动,很快也明白过来,主动为李睿的前插创造机会。
不过上半场已经吃了一记闷亏的拜仁,此刻当然不会再轻易的让李睿在己方禁区里轻松捡漏。
海因克斯首先就抓住了关键点,让丹特不要再过分注意对吉鲁的包夹防守。
上半场比赛在包夹针对下流失了大量体能的法国中锋,现在只能和范比腾在肉搏战中打成平手。
所以这个时候再让丹特和范比腾两人一起限制吉鲁的发挥就显得很奢侈了。
海因克斯干脆就让丹特在禁区内直接去盯李睿。
巴西中卫在整体防守战中经常会犯错,但让他一对一限制对手的话,他还是表现很不错的。
不然的话拜仁也不会选择引进他担纲后防主力啊。
享受到了针对盯防待遇的李睿踢得很不舒服。
大禁区不比中场区域,位置太狭窄了,特别是当拜仁选择收缩阵型后,李睿能在禁区内利用的空间更是进一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