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生命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所谓的「永生」也就没有了意义。”
青年话音落下有的少年则是颇为疑惑的询问道:
“老师,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永生就会失去对时间的感知?这有什么仙术原理吗?”
——
青年闻言微微颔: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说明这位同学从来没有阅读过相关的课外仙术书籍,是一个专心致志的好孩子。”
“古语有云:夏虫不可语冰。。。。。。某些昆虫的寿命只有短短几个月,与之对比起来,我们人类的一百五十年寿命便显得很漫长。”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昆虫的寿命就很短。”
“我们眼中的几个月,实际上在它们的感知中可能就是几十年。”
“我们眼中的快动作,在它们的眼中实际上反而会是慢动作。”
“寿命长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生命对时间纬度的感知能力。”
“假如有一个寿命一千年的生命,那么它在思维度上,同样将会远远低于我们。”
“我们思考需要一个念头的时间,他们可能需要五六个念头。”
“这也是为什么肉体永生仙术有可能实现,而思维永生仙术却无法成功的关键原因。”
“因为我们的思维与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决定了肉体所能承载的上限。”
“当过寿命极限之时,人类的思维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感知错乱。。。。。。”
“这种错乱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越严重,让个体的自我认知出现割裂。”
“比如思维在迟缓与快捷中来回切换,比如陷入认知死亡,又比如无法感知到原本认知中的世界。。。。。。每一种情况的出现,都是极其危险的。”
青年一边说着,一边露出怅然的神情。
“同样的。。。。。。如果真的有个体能够实现永生,那么所谓的时间,在其面前也就逐渐失去了意义。”
“他的生命,将不再是以有限度的时间来计算的了。”
“他的生命,只会存在有两个节点,那就是。。。。。。生与死这两个节点。”
“于他而言,讨论时间是完全没有意义。”
“其所产生的一个念头,可能就需要千年万年之久。”
“看似存活了亿万年,其在思维转动上可能只比得上我们的一年。”
“亿万年的岁月在他的感知中,等于我们感知中的一年。”
“在其生命因不可抗力而终结时,就是他完整的一生。”
“也相当于就是我们的一辈子。”
“这也是我为什么会说这种永生,意味着失去对于时间的感知能力。”
“这同样也是数百年前,我们之所以在恒定基因编辑计划上会失败的根本原因。”
“那时候的我们。。。。。。并不知道对时间的感知,会影响个体寿命的极限。”
“想要实现这种永生,思维必须要陷入停滞状态,以此来调节时间认知。”
“比如让我们对一百年的感知变成一万年。”
“那么我们的寿命于外在的时间尺度上来看,也就变成了一万年。”
“可是个体感知尺度却不会有任何变化。。。。。。活了一万年,个体感知上仍然是一百年。”
“这样的永生,无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与我们一开始所追求的能够延长自我感知的永生。。。。。。完全是背道而驰。”
——
刚才那位少年听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又忍不住开口道:
“老师,既然都永生了。。。。。。为什么还会死呢?”
青年讲师点了点头,露出一个赞赏的笑容:
“又是一个好问题。”
“永生这个我们所熟知的词语,其实并不算准确。”
“永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生命体的恒久存活,另一种则是生命体的永恒不灭。”
“前者属于狭义永生,后者属于广义永生。”
“而我们口中常说的永生,通常都是指的「狭义永生」,而不是「广义永生」。”
“什么是广义上的永生?指的是就算宇宙毁灭,宇宙之外的宇宙毁灭,宇宙之外的无穷世界毁灭。。。。。。个体也能够存活。”
“这无疑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只能追求狭义上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