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她只操心老三的婚事,老三媳妇可得好好寻摸。
“那可得注意些了!”
杜若点头,这也是她为什么修那么高的围墙,还要建堡垒的原因。
如今这世道越来越乱,盗贼层出不穷,明年还不知会如何呢。
她只希望皇帝能争气一点,别让反贼大军打过来,不然真得躲山里去了。
毕竟盗贼还能应付,若是来了一支军队,难道还要正面对上吗?
没有过多停留,杜若直接推着板车走了,反正蔡婶子会来告诉她结果的。
如今秋收过后,地里已经没有什么活了,蔡婶子的主业便是串门侃大山。
果不其然,第二天中午,蔡婶子便过来了。
“东家?东家,你在家吗?”
蔡婶子在院门外叫唤着,一边喊门,一边打量着杜若家的房子和院墙。
她老婆子活了大半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房子呢。
“来了!”
杜若放下手里的菌子,去给蔡婶子开门。
“婶子来了,快屋里坐!”
“不碍事!不碍事,我也没啥事,就是来找你说说话呢,你是知道我的,在家是闲不住的。”
蔡婶子摆了摆手,示意不用招待她。
“哟,你们娘俩洗菌子呢?”
见院子里摆着一个大陶盆,盆里泡着新鲜的菌子,旁边地上还堆积着不少没洗的菌子,蔡婶子惊讶道。
“是啊!如今菌子多,想晒一些干菌子,入冬以后能添道菜。”
杜若笑了笑说道。
“是这个理,我两个儿媳妇这些天也见天的进山去采菌子哩。
卖钱也好,自个吃也成,总得预备着,免得冬天又得饿肚子!”
想起饿肚子的滋味,蔡婶子心有余悸。
“蔡奶奶,您来啦!”
“这是您的凳子!”
明珠原先在盆边低头洗菌子呢,见蔡婶子过来,忙去门口搬了一个小板凳过来。
“哎!谢谢明珠,真是个乖孩子!”
蔡婶子笑着接过明珠手里的小凳子,才对杜若夸赞道:
“明珠越来越懂事了,小杜你教得真好!”
“明珠确实很乖!”
“婶子今儿怎么过来了?”
杜若也拉过自己的凳子,又开始洗起了菌子。
农村就是这样,一边说话一边干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只要不是第一次登门的贵客,常来常往的谁都不会说怠慢了客人。
“就是找你唠唠呢,你猜昨儿冯家的事情,最后是怎么了结的?”
蔡婶子说着,自然而然的把旁边的菌子倒进水盆里,帮着娘俩洗起菌子来。
“怎么了结的?”
“那小陆氏趴在地上哭了老半天呢,说要村里帮着把粮食找回来!”
“天爷哎!那些盗贼神出鬼没的,背着粮食往哪个山旮旯里一窝,咱们上哪找人去,这不是为难人吗?”
“再说了,那些人都是些凶恶之徒,手里沾了不少人命呢,无缘无故的,谁敢跟他们对上啊?”
“这小陆氏真是不要脸!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想让咱们给她拼命呢。”
说到陆姨娘的时候,蔡婶子掩饰不住的鄙夷。
“那后来是怎么处理的?”
杜若一边挑着菌子上黑色的灰尘,一边随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