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无锡的晨光透过酒店窗帘的缝隙洒进来,温柔地落在房间里。最先醒来的是乐之和悦之,两个小家伙咿咿呀呀地哼着,小手挥舞着,没一会儿就把楚昭雪吵醒了。楚昭雪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吵醒身边的林雨嫣,转身去给孩子们换纸尿裤、穿衣服。
隔壁房间里,张清鸢也醒了,沈砚正轻轻帮她揉着腰——怀孕后她总容易腰酸。“睡得还好吗?”沈砚的声音低沉温柔,“今天去鼋头渚,路程不远,咱们慢慢逛。”张清鸢点点头,笑着说:“挺好的,孩子们没闹,我也睡足了。”
苏青庚和李婉娘起得最早,洗漱完就坐在客厅里喝茶,李婉娘还在盘算着早餐吃什么:“听说无锡的玉兰饼和豆腐花很有名,咱们早上就去尝尝本地特色。”苏青庚附和道:“好啊,别吃酒店的自助了,去街边尝尝地道的烟火气。”
沈伯山和苏氏也陆续起床,一家人洗漱收拾完,拎着孩子们的用品下楼。沈砚早已把车开到酒店门口,见大家出来,连忙下车帮忙开车门,又把婴儿车组装好,将乐之和悦之抱进去:“岳父岳母,咱们先去吃早饭,就在前面街角的老字号,我查过评价很好。”
车子开了五分钟就到了早餐店,店面不大但干净整洁,门口已经排起了短队。老板见一行人过来,笑着招呼:“来啦!里面请,玉兰饼刚出锅,还热乎着呢!”
找好座位坐下,早餐很快端了上来:金黄酥脆的玉兰饼、嫩白的豆腐花、皮薄馅大的小笼包,还有清甜的桂花粥。玉兰饼咬开一个小口,里面的豆沙馅甜而不腻,外皮酥得掉渣;豆腐花撒上虾米、紫菜和香油,鲜得让人回味无穷。
沈砚给张清鸢盛了一碗桂花粥,又夹了个玉兰饼:“慢点吃,有点烫,粥温温的,你先垫垫胃。”张清鸢咬了一小口玉兰饼,点点头:“真好吃,外酥里嫩,甜得刚好。”
李婉娘给孩子们喂了点软烂的粥,转头对苏青庚说:“这豆腐花比咱们那边的细嫩,鲜多了,你多喝点。”苏青庚捧着碗,连喝了两口:“确实地道,这趟旅行算是没白来,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玩意儿。”
沈玥捧着一个玉兰饼,吃得满嘴都是渣:“大姐你看,这个太好吃了!我还要再买两个带在路上吃!”沈薇笑着帮她擦了擦嘴角:“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想吃咱们回头再买。”
安之坐在苏凝雪怀里,对小笼包的汤汁格外感兴趣,苏凝雪小心翼翼地喂给他,生怕烫到他的小嘴巴:“慢点咽,别着急。”程月瑶则帮大家添粥,笑着说:“这家店确实不错,难怪评价好,食材新鲜,味道也正宗。”
一顿早餐吃得热热闹闹,每个人都吃得心满意足。结完账,一行人回到车上,沈砚动车子,朝着鼋头渚的方向驶去。
沿途的风景渐渐变得开阔起来,路边的垂柳依依,远处的太湖波光粼粼,湖水湛蓝,与天空连成一片。李婉娘趴在车窗上,手里的手机就没停过,不停地拍着窗外的湖景:“这太湖也太大了,看着真壮观!”苏青庚也点点头:“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亲眼看着比想象中还要美。”
孩子们坐在婴儿车里,被窗外的湖光山色吸引,乐之和悦之小手拍着车窗,嘴里咿呀直叫;安之则安静地看着,小眼神里满是好奇。沈玥凑到窗边,指着远处的渔船喊:“大姐你看!有渔船!还有水鸟!”
沈砚开着车,时不时通过后视镜看看大家的状态,笑着说:“鼋头渚是太湖第一名胜,里面的樱花谷、长春桥都很有名,现在这个季节虽然没有樱花,但湖景和绿植也很好看,咱们可以沿着湖边慢慢走。”
“好啊,”苏氏笑着回应,“正好让孩子们多看看自然风光,呼吸点新鲜空气。”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环湖公路上,晨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层碎金。一家人说说笑笑,对即将到来的鼋头渚之行充满了期待,车厢里满是温馨欢快的氛围。
车子驶进鼋头渚景区,冬天的晨光柔和地铺在环湖公路上,路边的垂柳褪去了葱郁,枝条疏朗地垂着,偶尔有几片残叶在风中轻摇。湖面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湖水泛着清冷的蓝,比春夏多了几分静谧悠远。
“这冬天的湖景,别有一番味道啊!”沈伯山推开车门,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忍不住赞叹。风带着湖边的湿气吹来,苏氏下意识地裹紧了围巾,笑着说:“是挺美的,就是有点冷,大家把外套都穿好。”
沈砚早已提前买好门票,下车后先给张清鸢裹上厚厚的披肩,又帮李婉娘拉了拉衣领:“岳母,风有点大,您多穿点,别着凉。”接着熟练地组装好婴儿车,把乐之和悦之抱进去,给她们盖好小毛毯:“宝宝们也得捂严实点。”
入园后,沿着石板路往前走,路边的腊梅开得正盛,金黄的花瓣缀在枝头,暗香浮动。李婉娘被花香吸引,凑过去仔细打量:“这腊梅真香,冬天能看到这么艳的花,真不容易。”苏青庚掏出手机,给她和腊梅拍了张合照:“回头洗出来,挂在家里也好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孩子们被湖边的水鸟吸引,乐之和悦之扒着婴儿车的栏杆,小手指着水面上成群的海鸥,咿咿呀呀地叫着。沈玥跑过去,捡起地上的小石子轻轻扔向湖面,海鸥受惊飞起,翅膀划破薄雾,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沈薇则举着手机拍视频,嘴里念叨着:“粉丝们快看,冬天的鼋头渚也美,还有这么多水鸟!”
沈砚扶着张清鸢慢慢走,避开路上的碎石:“慢点走,路有点滑。”张清鸢点点头,目光落在远处的长春桥,桥身映在薄雾缭绕的湖面上,像一幅水墨画:“这里真安静,看着让人心里都平和了。”沈砚笑着说:“等开春樱花开了,这里更漂亮,到时候再带你来。”
程月瑶和林雨嫣跟在后面,林雨嫣手里拎着保温杯,时不时给大家递热水:“喝点热水暖暖身子,冬天湖边风大。”程月瑶则帮着照看安之,安之被风吹得小脸红红的,却不肯进婴儿车,执意要苏凝雪抱着,小手紧紧抓着苏凝雪的衣领,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走到鼋头渚的核心景点“鼋渚春涛”,一块巨大的岩石突入湖中,上面刻着苍劲的题字。冬天的湖水波澜不惊,少了春涛拍岸的壮阔,却多了几分沉稳。苏青庚站在岩石边,远眺着湖光山色,感慨道:“都说太湖美,今天算是亲眼见识了,这水这山,看着就让人舒坦。”
逛到上午十一点,大家渐渐有些累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叫。沈砚看了看时间,提议道:“咱们去景区附近的农家乐吃午饭吧,我查了一家,评价不错,主打冬天的暖锅和湖鲜。”“好啊,”李婉娘搓了搓手,“正好想吃点热乎的,暖暖身子。”
车子驶出景区,沿着湖边小路开了十分钟,就到了那家农家乐。店面不大,门口挂着红灯笼,屋檐下晒着咸鱼和腊肉,透着浓浓的烟火气。老板笑着迎上来:“里面请!暖锅刚烧开,就等你们啦!”
走进包间,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中间的桌上摆着一口大铜锅,里面的羊肉汤咕嘟咕嘟翻滚着,奶白色的汤汁冒着热气,香气四溢。大家纷纷落座,脱下外套,瞬间觉得暖和了不少。
“这是本地的湖羊,炖了三个小时,一点膻味都没有!”老板给大家盛汤,“先喝点汤暖暖身子,再涮菜和湖鲜。”
沈砚先给张清鸢盛了一碗热汤,又给岳父岳母各端了一碗:“岳父岳母,先喝点汤,驱驱寒。”张清鸢喝了一口,温热的汤汁顺着喉咙滑下去,浑身都暖了,她点点头:“真好喝,鲜而不腻。”
苏青庚喝了两碗汤,才拿起筷子夹了块羊肉,肉质软烂,吸满了汤汁的鲜味,他忍不住说:“这羊肉炖得真到位,比咱们那边的好吃多了。”李婉娘则夹了些青菜放进锅里,又给孩子们煮了点面条:“青菜涮一涮就熟,清淡又爽口,孩子们也能吃。”
接着,老板端上来一盘盘新鲜的湖鲜:白虾、银鱼、太湖蟹,还有本地的冬笋和萝卜。白虾通体透亮,放进锅里涮几秒就变红,鲜甜弹牙;冬笋脆嫩,吸满了羊肉汤的香味;萝卜炖得软烂,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甜味。
程月瑶和林雨嫣帮着照顾孩子们,把煮好的面条和虾肉撕成碎末,一点一点喂给他们。安之吃得格外香,小嘴巴张得圆圆的,吃完一口还会主动伸手要,引得大家笑。
沈薇和沈玥则忙着涮菜,沈薇夹了一只太湖蟹,剥开后蟹黄饱满,她笑着说:“这螃蟹真肥,冬天的螃蟹就是好吃!”沈玥则喜欢吃涮银鱼,一口下去,鲜得眯起眼睛:“银鱼好嫩啊,像吃豆腐一样!”
饭桌上,热气腾腾的暖锅冒着白雾,大家边吃边聊。苏青庚和沈伯山聊着冬天的湖景,说下次想冬天再来一次;李婉娘和苏氏则盘算着买些湖羊带回家,给亲戚们尝尝;沈砚则一直照顾着张清鸢,时不时给她夹菜、添汤,提醒她慢点吃。
“这暖锅太适合冬天吃了,吃得浑身热乎乎的,一点都不冷了。”李婉娘擦了擦额头的薄汗,笑着说。苏青庚点点头:“是啊,这趟旅行吃得好、玩得好,多亏了阿砚安排得周到。”沈砚笑着摆手:“岳父您客气了,大家开心就好。”
一顿午饭吃得暖意融融,每个人都吃得心满意足。结完账,大家走出农家乐,冬日的阳光正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孩子们在婴儿车里睡得香甜,大人们则沿着湖边慢慢散步,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时光,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意。
午饭过后,冬日的阳光愈暖融融的,洒在湖边的小路上,驱散了清晨的凉意。孩子们吃饱喝足,在婴儿车里睡得正香,小脸红扑扑的,呼吸均匀。沈砚先把大家送回车上,转身去后备箱整理东西——他熟练地把折叠婴儿车收得整整齐齐,又将装着宝宝用品的便携袋、大家的外套和买的特产分门别类码好,动作麻利又有条不紊。
“都上车坐好吧,咱们去下一个景区——蠡园。”沈砚拉开车门,扶着张清鸢先坐进第二排的航空座椅,又帮她调整好靠背角度,垫上靠枕,“路上大概二十分钟,你靠着歇会儿,到了我叫你。”张清鸢点点头,拉了拉身上的披肩,笑着说:“你开车慢点开,不用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