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渊把那块刻着字的电路板放在桌上,手指在边缘划过。林悦凑过来想再看一眼,结果现那行字已经被他用指甲刮花了。
“别留证据。”他说,“谁知道是不是陷阱。”
林悦撇嘴:“可‘别信穿蓝衣服的’,这话也太直白了吧?像是谁故意写给我们看的。”
“越直白越可能是真的。”陈渊打开终端,“现在的问题不是谁在提醒我们,而是他们为什么要提醒。”
张宇这时候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一个信号分析仪。“刚从缴获的无人机里拆出来的核心模块,有点意思。”他把设备放下,“这玩意儿的控制指令不是从k-主站的,而是通过地下中转。”
“地下?”林悦抬头,“你是说,下面还有个信号源?”
“不止是信号源。”张宇调出波形图,“我抓到了一段异常能量波动,频率特别低,每十二秒一次,像心跳。”
陈渊盯着屏幕看了几秒:“这不是普通的通讯信号。它在传递某种状态信息。”
“我也这么觉得。”张宇放大波形细节,“你看这里,每次波动峰值出现时,无人机的动作都会延迟o秒。就像是……它们在等什么东西确认。”
林悦皱眉:“所以它们不是完全远程操控?有人或者什么东西在下面‘点头’?”
“差不多。”陈渊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老李给的手绘图上,蜂巢位于最底层交叉口。如果这个信号来自那里,说明系统还在运行,而且有人在维持。”
“那就麻烦了。”林悦小声说,“活人不会自愿被连进去,死人又不可能维持稳定信号。除非……”
“除非系统能自己运作。”张宇接话,“但目前的技术做不到完全自主意识同步。一定有外部输入。”
陈渊没说话,转身从工具箱里翻出一个便携式频谱探测器。这是他在移民船上学赵铁锤组装的老型号,精度不高,但胜在稳定。
“我去测一下实际数据。”他说,“你们把所有缴获设备的日志集中起来,查有没有类似的信号记录。”
“你现在就去?”林悦问。
“越快越好。”他检查了电池,“干扰源之前出现在西北方向,离废弃通风井不远。如果信号是从地下传来的,那边应该是最近的接收点。”
张宇点点头:“我让技术组准备好接收数据。你一开机,我们就同步捕捉。”
陈渊背上探测器出门的时候,天还没亮。基地外的沙地还带着夜里的凉气,踩上去软得像踩在旧地毯上。他沿着昨晚机甲行驶的路线往西走,一边调试设备。
十分钟后,探测器屏幕亮起一条绿色曲线。
“来了。”他按下录音键,“信号强度比预估高,穿透力很强。不是表层干扰,确实是地下传出的。”
他继续往前走,曲线开始波动。每十二秒,就会有一个明显的脉冲尖峰,像是某种定时激活的机制。
“周期稳定,没有随机性。”他低声说,“这不是预警系统,更像是……生命体征监测。”
正说着,信号突然跳了一下,变成双峰结构。
陈渊停下脚步。这种变化意味着信号源生了状态切换——要么是系统升级,要么是接入了新的节点。
他立刻打开通讯器:“张宇,听得到吗?信号变了,现在是双脉冲模式,间隔还是十二秒。”
“收到。”张宇的声音传来,“我们这边也看到了。正在反向追踪,但数据流被加密了,破解需要时间。”
“别光盯着数据。”陈渊说,“试试用地质扫描找空腔。如果有大型地下设施,肯定会有结构异常。”
“已经在做了。”张宇顿了下,“不过林悦刚现一件事——昨天缴获的无人机日志里,有三次信号中断记录,时间分别是凌晨三点、五点和六点十七分。每次中断前后,都有一次同样的双脉冲出现。”
陈渊眼神一紧:“那就是规律。系统每天清早会进行三次自检,每次持续不到十秒。”
“对。”张宇说,“而且这三次之后,所有外围哨位的巡逻路线都会调整。就像……它在学习我们的反应。”
林悦的声音插进来:“你们听懂我没?这东西在观察我们,然后改策略。它不是机器,是半个脑子加一堆尸体拼出来的怪物。”
“先别下结论。”陈渊关闭探测器,“我现在往回走,路上再测几个点。你们等我回来再开会。”
他转身往基地走,刚走出五十米,探测器忽然出短促警报。
信号断了。
不是衰减,也不是干扰,是直接消失,像被人拔了电源。
陈渊立刻回头看向西北方向。那片沙丘静静躺着,没有任何动静。
但他知道不对劲。
刚才的信号太稳了,稳得不像临时装置。这种级别的系统不可能无缘无故断线,除非是人为切断。
他加快脚步往回赶,路上又停了两次测试。第二次测试时,信号竟然恢复了,但频率变成了每十五秒一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