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刚停下,陈渊就听见通讯器里传来张宇的声音:“你那边怎么样?c区的残骸清得差不多了没有?”
“动力舱和主控模块都拖回来了,剩下的等维修组来处理。”陈渊抹了把脸上的灰,“我现在回主控平台,你说的会议几点开始?”
“已经开始了,就等你。”
陈渊皱了下眉,抬头看了眼主控塔楼顶层那间亮着灯的会议室。他拍了拍小李的肩膀:“你跟老周先把车开回去,登记入库的事我回头补。”
“那你小心点,刚才我看到几个将领脸色不太好看。”小李压低声音。
“打仗打输了他们才该火。”陈渊笑了笑,转身朝电梯走去。
电梯门打开时,里面站着两个身穿舰队指挥服的中年军官。一人看见陈渊,眉头一挑:“你就是那个冲出去捡零件的陈工?”
“现在是临时指挥员。”陈渊站到角落,“顺手的事。”
那人没再说话,但眼神明显带着点审视。
到了顶层,会议室门开着,长桌两侧坐满了人。张宇坐在靠窗位置,手里拿着一份数据板。见陈渊进来,他抬了下手:“来了?坐这边。”
陈渊走过去坐下。桌上摆着几块投影屏,正显示着防线各区域的战斗时间轴。
“我们先回顾一下关键节点。”主持会议的是舰队副司令林海,五十出头,嗓门大,说话直来直去,“敌方第一波进攻从三小时前开始,主攻方向是东侧c到c区。前期我们判断准确,火力分配也合理。但问题出在——”他手指一点,屏幕上跳出一段视频画面,“c区崩溃前十二分钟,预警系统明明捕捉到敌方重型机甲集结信号,为什么没及时增援?”
没人接话。
林海扫了一圈:“说啊,哑巴了?”
一名负责情报调度的将领开口:“当时通讯受干扰,信号延迟了八分钟,等我们确认目标时,敌方已经突破前沿阵地。”
“八分钟?”陈渊突然出声,“你们用的是旧版加密协议吧?”
那人愣了下:“对,怎么了?”
“新版协议早就上线了,抗干扰能力提升百分之四十。”陈渊指了指屏幕,“你们还在用半年前淘汰的系统,这不是技术问题,是管理问题。”
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下来。
林海看了陈渊一眼:“你继续说。”
“不只是通讯。”陈渊站起来,走到投影前,“c区防线本身就有结构性缺陷。那里地势低,视野受限,却安排了两台固定炮台和一个轻步兵班。敌方只要集中三台以上突击机甲,就能形成局部碾压。可我们的预备队直到七分钟后才出动,那时候防线早就破了。”
“预备队调动需要审批流程。”另一位将领皱眉,“你不能指望我们跳过制度。”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陈渊转头看他,“战场上谁审批?敌人吗?等你批完字,阵地都被人铲平了。”
有人轻咳了一声,像是在憋笑。
林海敲了敲桌子:“别扯远。问题是,下次怎么办?”
陈渊回到座位:“第一,换掉所有旧通讯系统,今晚就开始升级。第二,重新评估防线布防,c这种薄弱点至少要配一台重型机甲和一组机动支援单位。第三——”他顿了顿,“建立前线自主决策机制。像今天这种情况,基层指挥官应该有权限直接调用最近的预备力量,事后报备就行。”
“这不等于放权乱来?”之前那位将领语气硬了起来。
“比等死强。”陈渊看着他,“你们觉得审批重要,还是守住阵地重要?”
对方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张宇这时开口:“我支持陈渊的建议。这次能赢,是因为敌方主力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要是他们再来一波同等规模的进攻,咱们现在的体系撑不过二十分钟。”
林海点头:“那就按这个方向调整。后勤组马上列出设备清单,工程队连夜施工。另外——”他看向陈渊,“你提的那个‘战场资源回收小组’,正式编入作战序列,归你直接指挥。人员、车辆、工具,你自己挑。”
“谢谢。”陈渊没推辞,“但我有个条件:以后任何报废装备,只要没炸成渣,都归我们优先处理。拆出来的零件,统一入库,按需分配。”
“可以。”林海答应得干脆,“反正留着也是占地方。”
会议继续往下走。
接下来讨论的是士兵临场反应问题。一段监控录像被调出来,显示某处哨位在遭遇突袭时,三名士兵愣了足足五秒才开火。
“这是训练不足。”一名训练主管皱眉,“平时演练次数不够,真打起来脑子空白。”
陈渊盯着画面看了会儿:“不对。他们不是吓傻了,是听不到指令。”
“什么意思?”
“耳机坏了。”陈渊放大画面,“其中一个士兵一直在拍耳朵,另一人还摘下头盔检查接口。他们的通讯断了,不知道外面生了什么,直到看见敌人影子才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