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仙子用仙力把瓷粉和刚玉重新装回袋子,对小猴说:“称吧,先称红陶粉。”
小猴踮着脚把红陶粉袋子挂在秤钩上,挪了半天秤砣,脸都憋红了才稳住:“回仙子,十八斤!”
“黑陶粉呢?”
小猴又称黑陶粉,这次袋子里有块蓝刚玉,他盯着秤星数了又数:“十九斤,加上这块玉……估摸着得有一斤沉!”
“青陶粉?”
“十七斤!”
“最后是硬陶粉。”
“加上这块红刚玉,十九斤!”
孙悟空一拍大腿:“俺就说那老板不老实!四样加起来,足足少了七斤!”
他挠了挠下巴,忽然凑近白衣仙子,“不过这刚玉,少说也得抵得上百斤瓷粉了吧?”
“亏是亏了点。”白衣仙子拿起块蓝刚玉,掂了掂,忽然笑了,阳光透过宝石,在她手背上投下片细碎的蓝光,“可这几块刚玉,少说也能卖十两银子,多则上百两,比那七斤瓷粉值钱多了。铜钱和银子,哪个更好?肯定是银子呀!”
玄女也笑了:“你倒是看得开。”
“不光是值钱。”白衣仙子眼里闪着光,像落了星子,“我以前在一本《烧陶为甲》的古书上读过,陶瓷里掺上刚玉粉末,防护力能翻倍。就像孙悟空说的坚瓷,书上写着‘量不变,硬如铁’——意思是加了刚玉,重量没多多少,硬度却能赶上铁器。”
“哦?竟有这本奇书?”玄女来了兴致,往她身边凑了凑,“那书里还说什么了?”
“还说‘十步开外,可接秦强弓,且不留迹’。”白衣仙子回忆着书上的字句,指尖在刚玉上轻轻划着,“秦朝的普通弓箭能射五十丈,强弓却能射二百四十丈,箭头还是三棱的,穿透力极强。可那种掺了刚玉的陶瓷甲,十步之内能硬生生接住强弓,还不留痕迹,你说厉害不厉害?”
孙悟空听得眼睛都直了,尾巴都忘了甩:“真的假的?别是书上吹牛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不是吹牛,试试就知道了。”白衣仙子把刚玉递给旁边的老猴,“把这些敲碎,磨成粉末,掺进瓷粉里。”
“不用那么麻烦!”孙悟空抢过刚玉,掏出金箍棒,棒身在阳光下闪着金光,“看俺的!”
他抡起棒子,对着刚玉轻轻敲打,“当当当”几声,坚硬的刚玉就变成了细粉,比瓷粉还细腻,风一吹,红的像晚霞碎末,蓝的像晨雾粒子,在空中悠悠飘着。
“行了行了,够细了。”玄女拦住他,指尖沾了点蓝粉末,在阳光下看了看,“再敲就飞没了。”
老猴连忙指挥小猴,把四种瓷粉混在一起,又按比例掺进刚玉粉,倒进大木盆里。旁边早摆好了十几个铠甲模具,都是白衣仙子按弹挂甲样式做的立体模具,肩甲的弧度贴合猿猴的肩线,背甲上还雕着简化的云纹,边缘都打磨得光滑,生怕硌着肉。
小猴们小心翼翼地把浆体倒进模具,动作慢得像蜗牛,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洒出来。
孙悟空看着那模具说:“不对呀,不是说弹挂甲吗?口袋呢?”
白衣仙子说:“口袋是用布做的,所以先作甲,然后口袋再粘上去。”
孙悟空才恍然大悟,点了点头说:“俺老孙以为那口袋也是陶瓷的呢。”
孙悟空看得着急,爪子在身侧蜷了又伸,想伸手帮忙,被白衣仙子拦住:“慢工出细活,这一步最关键,倒快了会有气泡,烧出来容易裂。”她指着模具角落的花纹,“你看这云纹的拐弯处,得让浆体慢慢流进去,才能填得实。”
等模具都灌满了,玄女和白衣仙子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指尖拂过模具边缘,确认没有气泡,才让小猴们抬进窑室,一排排摆在提前搭好的木架上。木架是用耐烧的枣木做的,离火膛不远不近,温度正好能均匀渗透。
火膛里早就堆好了干透的橡木柴,劈得长短均匀,孙悟空“呼”地吹了口气,柴堆“腾”地燃起火焰,火苗“噼啪”往上蹿,很快就舔到了窑室的入口,把入口的石壁都映得红。
“等着吧,三天后开窑。”白衣仙子拍了拍手,脸上沾了点瓷粉,像落了层薄霜,她望着跳动的火焰,睫毛被映得半透明。
“三天就三天!”孙悟空蹲在窑口,爪子支着下巴,眼睛里映着光,比火焰还亮,“越短越好,俺都等不及想看看它有多硬了!”
“这三天可不好熬。”玄女望着窑口冒出的青烟,那烟顺着四十五度的烟囱缓缓升空,在蓝天上拖出条细长的尾巴,像根系着期待的线,“火候得盯着,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弱,旺了容易烧裂,弱了瓷性不够。还得时不时添柴,半夜也不能歇着。”
话没说完,三人忽然都笑了起来。山风吹过窑口,带着松木燃烧的香气,也带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期待——那期待里,有对坚瓷甲的憧憬,有对花果山未来的盼头,还有点像这窑火似的,明明灭灭,却烧得正旺。远处的小猴们还在打闹,铁镐碰撞的声音、欢笑声,混着窑火的噼啪声,在山坡上荡开,像没谱的歌,却唱得热热闹闹。
赋词一:
《临江仙·窑火淬玉甲》
云外仙踪携玉至,坡前窑火初燃。
红蓝宝石落尘间。
秤星亏数两,刚玉抵千钱。
粉混琼琚浆作骨,模中静待窑烟。
秦弓难透志如磐。
三天期未满,先梦甲光寒
喜欢大圣再闹天宫请大家收藏:dududu大圣再闹天宫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