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 > 第424章 新旧之间市集百态(第1页)

第424章 新旧之间市集百态(第1页)

第四百二十四章:

龙城的春日,终于在连绵的阴霾后,迎来了一个难得彻底放晴的日子。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驱散了盘踞多日的湿寒,将这座日益庞大的聚居地照得透亮,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泥土被晒暖后特有的、混合着青草嫩芽气息的芬芳。正是在这样宜人的天气里,位于龙城核心区与北部新拓区交界地带的那片巨大广场上,迎来了汉部立国以来规模最大、也最显纷繁混杂的一次官市。

晨曦微露,广场上便已人声鼎沸。用以划分区域的木桩和绳索早已拉起,但涌动的人潮仍几乎要将它们冲垮。来自龙城本土的农人、工匠们,早早占据了向阳的有利位置,他们将精心烧制的黑陶、红陶器皿整齐排列,粗犷中透着朴拙的美感;将新打制的、闪着青灰色幽光的铁质农具——锄、镐、镰刀一一陈列,吸引着无数渴望提高耕作效率的目光;还有那堆积如山的、金灿灿的粟米和用麻布包裹的盐块,更是硬通货中的硬通货。妇女们则拿出自家织染的麻布、编织的草席、腌制的菜干,甚至几束带着露水的野花,在角落里形成一个个小小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摊位。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新近归附的部落民带来的货物。他们大多聚集在广场的另一侧,形成了一片迥异的风景。浓烈的、未经充分鞣制的生皮子和羊毛毡子的气味,与本土区域飘来的食物香气和陶土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而富有生命力的市井气息。成捆的、带着尾巴的狐狸皮、狼皮,甚至偶尔能见到的、极其珍贵的雪白熊皮,被随意地堆放在地上,或挂在临时架起的木杆上,引得识货之人驻足流连。活畜区更是喧嚣,牛羊的叫声此起彼伏,偶尔还有几匹虽然瘦削但骨架神骏的草原马,不安地刨着蹄子,引来一些军中之人或富裕农户的询价。归附者们穿着各式各样的、与本土地式迥异的皮袍,头编成繁复的辫子,脸上大多带着一种混合了好奇、谨慎甚至些许不安的神情,他们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用还不太流利的汉语,夹杂着大量手势,与买主艰难地交流着。

表面上看,这是一派繁荣融合的景象。交易在热烈地进行,骨贝、打磨精致的石币,以及以物易物的古老方式,都在这里流通。一个本土老农用几袋粟米,从一个满脸褶子的归附老猎人手中,换到了一张厚实的狼皮,双方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几个归附者的孩子,瞪大了眼睛,看着龙城工匠现场用陶土捏出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舍不得离开。食物的香气也从各处升起——本土这边是蒸粟米饭和烤饼的焦香,归附者那边则是架在火上炙烤的、滋滋冒油的肉块,散出粗犷而诱人的风味。

然而,在这片看似和谐的喧嚣之下,暗流与摩擦,如同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里滋生的苔藓,悄然蔓延。

在皮货交易区,一个身材微胖、眼神精明的本土商人,姓申,正捏着一块质地柔软、毛色油光水滑的上等羔羊皮,翻来覆去地看,嘴里却啧啧有声:“唉,皮子是不错,可惜硝制的手艺差了些火候,你看这边缘,处理得不够均匀,放久了怕是要生虫。还有这颜色,也不算顶纯正……”他摇着头,对面前那个身材高大、面色黝黑、名叫巴雅的归附者皮货商人报出了一个低得离谱的价格。

巴雅的眉头紧紧皱起,古铜色的脸上因愤怒而泛红。他汉语不算流利,但足以听懂对方在刻意贬低他的货物。这块羔羊皮是他妻子花了无数心血硝制,是他们家今年能拿出的最好的皮子之一。“不……不对!”他有些着急地挥舞着粗糙的大手,“好皮子!长生天赐的!你的价,不对!”他试图用自己知道的最高价格来反驳。

申商人却嗤笑一声,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嘿,你这狼……呃,这位兄弟,不懂我们龙城的行情吧?现在市面上的皮子多得是,你这价,谁要啊?爱卖不卖!”他作势欲走,吃准了这些初来乍到的归附者急于出手货物、换取必需粮食和盐铁的心理。

巴雅死死攥着皮子,指节白,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既有愤怒,也有几分无奈与屈辱。他环顾四周,看到一些本土商人投来的、带着类似神情的目光,感到一种孤立无援的憋闷。

与此同时,在活畜区,一场反向的欺诈也在上演。一个归附者牧民,牵着一头看起来颇为雄壮的公羊,正向一个有意购买的本土富户吹嘘:“好羊!你看这角,多粗!这毛,多厚!冬天能产最好的绒!换……换三把铁锄,加一袋盐!”

那本土富户有些心动,正要答应,旁边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牧人,也是龙城本土的,眯着眼打量了那羊片刻,突然上前掰开羊嘴看了看牙口,又用力在羊背上按了按,摇头道:“老哥,别上当。这羊牙口老了,嚼不动硬草,膘是虚的,按下去软塌塌,撑不过今年冬天。三把铁锄?一把都嫌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归附者牧民脸色顿时一变,嘴里咕哝着别人听不懂的部落语,眼神闪烁,想要争辩,但在老牧人犀利的目光和周围人恍然大悟继而指责的眼神下,气势顿时矮了半截。

更常见的冲突,则源于度量衡的差异。一处交易粟米与羊毛的摊位前,争吵声格外响亮。

“你这袋子明明没装满!凭什么换我这么多羊毛?”一个归附者妇女紧紧抱着一大捆雪白的羊毛,指着本土农人那个用来量粟米的、略小一号的皮囊,激动地比划着。

“胡说!我们龙城向来就用这个袋子!一袋就是一袋!你的羊毛要价太高了!”那农人也面红耳赤。

“我们部落的袋子,有这么大!”归附者妇女用力张开双臂比划着一个更大的圆圈,“你骗人!”

“谁骗人了!这里是龙城,就得按龙城的规矩来!”

双方各执一词,引得不少人围观,指指点点,场面一片混乱。类似因衡量标准、价值认知不同而引的口角,在市集中此起彼伏,像一颗颗小小的火星,溅落在干燥的草原上。

管理市集的几名小吏,穿着统一的、略显粗糙的深色麻布吏服,忙得焦头烂额,如同救火队员般在各个冲突点之间奔波。他们大多是些年轻人,由司书绘从识文断字、头脑灵活的青年中选拔出来,经过短暂培训便上岗了。面对这些错综复杂、往往还牵扯着不同族群习惯和情绪的纠纷,他们经验不足的短板暴露无遗。往往只能依靠嗓门和身份强行压服,或者各打五十大板,难以真正令人信服,反而时常引得双方都将怨气撒到他们身上。

就在这纷乱的市集气氛逐渐走向躁动的顶点时,皮货区那积压的矛盾终于爆了。

申商人见巴雅不肯就范,失去了耐心,言语间带上了明显的侮辱:“哼,真是不开化的蛮子,好赖话听不懂!拿着你的破皮子滚回草原去吧!”

“你骂谁!”巴雅本就强忍的怒火被彻底点燃,额角青筋暴起,他一把揪住申商人的衣领,巨大的力量几乎将对方提离地面。他身后的几个同族青年也立刻围了上来,眼神凶狠。

申商人吓得脸色白,但嘴上还不肯服软,尖叫着:“打人啦!归附者要造反啦!”他的几个伙计和附近一些相熟的本土商人也抄起家伙围了过来。

“欺负人!”

“按规矩交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