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猫的一千零一梦 > 第137章 多出来的房间(第4页)

第137章 多出来的房间(第4页)

日子变成了一种诡异的双轨制。

白天,我拖着睡眠不足的身体挤地铁、应付新工作的琐碎,努力扮演一个正常的、刚毕业的社畜。

夜晚,我回到这间公寓,变成另一个世界的观察员,一个恐惧与好奇交织的囚徒。

那个旗袍女人出现后,多出来的房间并没有停止变化,反而频率更高了。

它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周一书房、周二停尸房”模式,有时一天内会变换两三次,场景也越破碎、离奇。

女人消失后,房间变成了一个漏雨的阁楼,雨水顺着朽烂的木椽滴落,在积满灰尘的地板上敲击出单调的声响,一个破旧的布娃娃躺在角落,纽扣做的眼睛直勾勾地望着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五凌晨,它又化作一节老式火车的车厢,绿色的绒布座椅空着,窗外是飞倒退的、浓得化不开的黑暗,桌上的咖啡杯还冒着若有若无的热气。

周五傍晚,我下班回来,推开卧室门的一瞬,看到的是一个铺满白色瓷砖的公共浴室景象,莲蓬头兀自滴着水,雾气氤氲,墙壁上凝结着水珠,仿佛刚刚有人使用过。

恐惧依然存在,每次变化生时,心脏还是会骤然收紧。

但那种纯粹的、想要立刻逃离的惊悚感,似乎淡了一些。

旗袍女人的话像一根刺扎在心里,但她的出现,也仿佛打破了某种壁垒。

我开始强迫自己更仔细地观察,试图在这些快切换的场景碎片中,找到逻辑的线头。

我买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开始做记录:

场景特征:不仅仅是类型(书房、停尸房、婚房、阁楼、车厢、浴室),还包括细节——气味(旧书、消毒水、脂粉、霉味、咖啡香、水汽)、温度(阴冷、常温、闷热)、光线(烛光、荧光、自然光、昏暗)。

物品共性:我注意到,几乎每个场景里,都会出现一个“不和谐”的元素。

书房里,书桌抽屉半开,露出一角泛黄的信纸;停尸房,最里间床位的白单下,隐约透出一抹墨绿色(是旗袍的颜色?);婚房里,梳妆台的镜子有一道不易察觉的裂纹;阁楼上,布娃娃的裙角是墨绿色的碎布;火车车厢里,对面空座椅上放着一份过时的报纸,日期模糊不清;公共浴室的雾气中,似乎总有一个隔间的磨砂玻璃上,映出一个模糊的女性轮廓。

“她”的痕迹:墨绿色,似乎成了那个旗袍女人的标志。

还有那童谣的旋律,偶尔会在场景切换的刹那,如同背景音般极短暂地浮现,又迅消失。

这些记录杂乱无章,但看久了,我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些房间并非纯粹的恶意造物。

它们更像是一段段被强行打碎、杂乱堆叠的记忆。

强烈的情绪是有的——悲伤、恐惧、绝望、甚至一丝扭曲的喜悦(比如婚房),但那种要立刻将我吞噬的攻击性,在旗袍女人出现后,反而减弱了。

它们更像是在……展示?或者说,无意识地流淌?

周六,我鼓起勇气,做了一次更冒险的尝试。

当房间再次变化,呈现出一个看似平静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落的旧式图书馆场景时,我没有只是站在门口看。

我深吸一口气,抬脚,跨过了那道界限。

这一次,我顺利将双脚落在图书馆柔软的旧地毯上。

我紧张地环顾四周,书架高耸,空气中弥漫着纸墨的清香,一切看起来稳定而真实。

我试探着向前走了几步,来到一个阅览桌前。

桌上摊开一本厚重的书,书页泛黄,上面的文字是某种我不认识的繁体字,夹杂着奇怪的符号。

我伸出手指,轻轻触碰书页——指尖传来真实的、略带粗糙的纸质触感。

但几乎同时,一种强烈的晕眩感袭来,伴随着无数嘈杂的、意义不明的低语声,像潮水般涌过我的脑海。

我踉跄着后退,撞在书架上,灰尘簌簌落下。

景象开始波动,书架变得透明,阳光黯淡。

我赶紧退回到自己卧室的地板上,几秒钟后,图书馆彻底消失,衣柜恢复原样。

这次接触证实了我的部分猜想:这些场景携带着强烈的“信息”或者说“情感残留”,直接接触会对我的精神造成冲击。

但它们似乎并没有主动伤害我的意图,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辐射。

周日晚上,经历了一个白天看似正常的(一个空无一人的老式电影院)场景后,变化再次生。

这一次,出现的不是完整的房间,而是一片浓稠的、灰蒙蒙的雾气,弥漫在衣柜后的整个空间里。

雾气中,隐约有光影晃动,像老电影胶片上的噪点。

然后,我听到了声音——不是那童谣,而是对话的碎片,夹杂着哭泣和争吵。

一个年轻男人焦急的声音:“……不行……得离开……这房子不对劲……”

一个苍老些的、带着哭腔的女声(有点像旗袍女人,但更显绝望):“……能去哪?那个联系……已经建立了……断不掉的……”

男人:“……总得试试……不能像前面那个……”

女人:“……第三代……要来了……她会不会……”

声音到这里戛然而止,雾气剧烈翻涌,然后猛地收缩,消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