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板这幅《池塘秋晚图》,若放在我面前,我恐怕一眼就走眼了。”
王宇恒所画的这幅作品,不仅形似宋徽宗的手法,更捕捉了其神髓。
他描绘的是徽宗初登皇位时的复杂心境。
那时的宋朝内忧外患,国势飘摇。
又受困于沉重的岁币,面对辽与金的夹击,局势危如累卵。
这份压抑与无奈,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
整幅画作,恍若徽宗亲笔。
“画纸用的是北宋特制的粉笺,极其罕见。”
“徽宗的画风源自崔白,而崔白则继承徐熙。”
“因此这幅画中,透出一股徐熙所代表的野逸之气,深得江南写生之神韵。”
无论纸张还是用墨,王宇恒都力求极致。
只可惜,落款时稍有中断,导致最后花押的笔意略显不足。
宋徽宗是华夏历史上,被皇位耽误的绝世才子。
他的签名独具一格,名为“天下一人”。
那四个字以极高的书法技巧融合成一个符号。
这是徽宗最标志性的落款方式。
“揭画的最高境界,是揭三层。”
王宇恒知道自己在花押上的破绽,若遇到真正高手,很容易被识破。
于是他施展红门的不传之秘,将这幅画分层揭了下来。
一张薄绢,竟能被揭开如肌肤般轻盈。
揭下第一层,已是一幅完整的《池塘秋晚图》。
但这只是开始。
他竟在第一层之后,又揭出第二层,第三层。
三幅画作,浓淡不同,却几近一致。
严格来说,三幅都是真迹。
然而按照古玩行的规矩,最上面、墨色最浓的一幅,才被视为原作。
“倒装裱!”
王宇恒担心落款的“天下一人”露出破绽。
于是他将三幅画重新装裱回去。
但顺序却做了调整——
原本最浓的真迹,被放在最底层。
中间一幅保持不变。
而最淡的那一幅,反倒成了展现在人前的“真迹”。
“你并非为了淡化笔墨。”
如果你以为王宇恒这样做,是想掩盖“天下一人”的缺陷,那就错了。
他带着这幅画,送到了五脉斗口。
原本预想中的对手,是红门的刘十三姑。
以刘十三姑的眼力,必定能察觉此画有异,它是一幅“揭画”。
但又非寻常揭画那么简单。
它是被人揭开之后,又重新装订复原的。
“你料定,刘十三姑一定会好奇,是谁动了这幅画,又为何如此处理。”
“要找出答案,唯一的办法,就是再次揭开这幅画。”
对一般的鉴定师而言,能现揭画已属不易,更别提再次揭开。
但刘十三姑并非等闲之辈。
喜欢盗墓:我的尸宠,吞了六翅蜈蚣请大家收藏:dududu盗墓:我的尸宠,吞了六翅蜈蚣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