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在最前面的老妇突然磕下头去,额头撞在青石板上的闷响惊飞了檐角的麻雀:“求陛下给药娘个名份!往后谁要动她,便是动我们这三百口子的命!”
与此同时,皇陵的守墓人听见了脚步声。
柳清璃的素衣扫过满地松针,她怀里抱着个檀木匣——那是父亲的残印,边角还留着昨日焚烧时的焦痕。
她在太祖碑前跪下,用匕在碑侧刻字,血珠顺着刀刃滴在“承统”二字上:“承统者非血,而在仁心。”
“姑娘,该歇了。”守墓老人递来伤药,“这碑石硬得很。”
柳清璃抹掉脸上的血,笑了:“硬些好,省得后人忘。”
济世庐的药炉正咕嘟作响时,小萤姨突然抓住苏锦言的手腕。
盲女的指尖颤,像触到了活的心跳:“大人,又有新的心鼎在跳动……不止一个,是十几个。”她仰起脸,泪水顺着盲眼的疤痕往下淌,“是江南的,是塞北的,是那些被您救过命的孩子,他们开始给人看病了。”
苏锦言望着窗外,春雪正融成细流,沿着青瓦往下滴。
她摸了摸小萤姨的顶:“好啊,那就让他们都学会看病。”
紫宸殿的蟠龙柱下,萧无衍将玄凌剑“当”地插在御案上。
“朕不受禅,亦不夺位。”他扫过殿下白的重臣,“自今日起,设‘双阁共政’——我掌兵刑,她掌医农。诏书不称‘旨’,而称‘共议令’。”
“这成何体统!”吏部尚书的朝珠晃得叮当响,“从无女子干政之理!”
“从无?”萧无衍抽出半寸剑锋,寒光映得老臣后退半步,“当年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时,你们的祖父可没说过这话。”他叩了叩案上的新铸铜印,“你们怕的不是女人干政,是民心归她。可若民心不归,朕坐得稳吗?”
铜印“济世共治”四个字被送进济世庐时,苏锦言正在写《医者六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狼毫笔锋在宣纸上顿住,她望着窗外新栽的断渊草——那是萧无衍昨日让人送来的,说是“比龙涎香干净”。
墨迹未干的纸页上,“不因权贵而延诊,不因贫贱而拒门”几个字力透纸背。
“你可以帮我清君侧、平内乱。”萧无衍站在她身后,声音放得很轻,“但不能成为另一个‘药神’。”
苏锦言转头,看见他眼底的星光——和前世她死在他怀里时,他眼里的星光一模一样。
“你要天下清明,就得让我留在外面。”她将诫文贴在门框上,风掀起纸角,“这样,所有想学医的人,都能看见。”
史官捧着《大夏纪事》来见萧无衍时,断渊草正开得热烈。
原稿上“战王萧氏承天命,诛逆定鼎,苏氏献鼎辅政”的字迹被朱笔狠狠划去,萧无衍的御笔落在空白处,笔力遒劲:“药火起于民心,星灯照破幽冥。苏氏不称后,而天下自认其为后;帝未登基,而万民已奉其为主。”
合卷时,春风卷着蓝花扑在窗纸上。
萧无衍望着那丛断渊草,忽然想起苏锦言说过,这花要开在旧坟上,才是新生。
“陛下,太庙来报。”小太监的声音突然颤,“今早巡查时,地砖无故龟裂了一道缝,像是……”
“像是有人在地下叩。”萧无衍合上史册,望着渐暗的天色,“去告诉苏小娘子,明日陪朕去太庙看看。”
他没说的是,方才合卷时,他分明听见了细碎的金石声——像极了二十年前,苏夫人被毒杀那晚,药罐碎裂的轻响。
喜欢惊华传奇请大家收藏:dududu惊华传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