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
虚竹的声音带着颤音,如同秋风里最后一片挂在枝头的枯叶,充满了随时会凋零的不安与脆弱。
他那张本就因常年青灯古佛而显得质朴,甚至有些呆气的脸,此刻更是血色尽褪,苍白得如同少林寺藏经阁里久未翻动的书页。
惊恐如同实质的潮水,从他的脚底汹涌而上,瞬间淹没了他的心脏,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难以置信。
这四个字不仅写在他的脸上,更刻入了他的骨髓里。
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沙弥,是少林寺数百僧众中最不起眼的那一个。
他习惯了低头走路,习惯了在师兄们的高谈阔论中缩在角落,习惯了被忽视,甚至被遗忘。
为何?
为何偏偏是他?
全场的目光,如同数百支烧得滚烫的烙铁,带着探究、疑惑、鄙夷、好奇,还有更多他无法理解的复杂情绪,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他感觉自己的僧袍仿佛被这些目光点燃,浑身皮肤都泛起一阵刺痛。
他下意识地想把自己藏起来,恨不得能缩成罗汉堂佛像脚下的一粒尘埃。
手脚瞬间变得冰凉,却又沁出冷汗,黏腻地贴在衣物上,让他更加无所适从。
他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的声音,咚咚咚,像一面破鼓,敲得他头晕眼花。
段誉就站在那里,迎着他不解而惊恐的目光,脸上的笑容却如同雪山顶上拂过的第一缕春风,温和,澄澈,带着一种奇异的、能抚平一切躁动的力量。
那笑容里没有戏谑,没有玩笑,只有一种近乎神佛般的笃定与慈悲。
他微微颔,动作优雅而从容,仿佛点破的不是一个惊天谜题,而是春日枝头一朵将开未开的花苞。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山谷中最清澈的溪流,穿透了所有的嘈杂与议论,清晰地流入每个人的耳中,也流入虚竹那颗惶惑不安的心。
“没错,就是你,小师傅。”
这句话如同咒语,在虚竹耳边反复回响。
他看着段誉那双深邃如星海的眼眸,里面似乎倒映着某种他无法理解的命运轨迹。
“我看你与这棋局有缘,不妨上前来,试试如何?”
“缘”?
虚竹更加困惑了。
他自幼长于少林,听惯了因果缘法。
可他与这劳什子棋局,能有什么缘?
他连棋子是圆是方都未曾仔细瞧过啊!
段誉的话音刚落,整个擂鼓山仿佛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深潭,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
这一声惊呼,来自星宿派一个瘦高个弟子,他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仿佛听到了世间最荒谬的笑话。
紧接着,是如同瘟疫般迅蔓延开来的议论声,嗡嗡作响,汇聚成一股嘈杂的声浪,冲击着山谷的每一寸空气。
“段公子没开玩笑吧?他让这个小和尚去破局?”
一个手持判官笔的江湖豪客,用力掏了掏自己的耳朵,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
他身旁一个使流星锤的壮汉,粗声粗气地接口道:“这小和尚看着呆头呆脑,畏畏缩缩,别说破这玲珑棋局了,他懂不懂下棋都是个问题吧?”
话语中的鄙夷和不屑,几乎要溢出来。
许多人的目光在段誉和虚竹之间来回逡巡,试图找出某种合理的解释。
段誉风华绝代,武功深不可测,是方才力挽狂澜,震慑群雄的存在。
而虚竹呢?
形容丑陋,举止畏缩,站在哪里都显得格格不入。
这两人站在一起,简直是云泥之别,凤凰与草鸡之判。
难道……这小和尚是什么隐世高人,大智若愚?
这个念头如同鬼火,在一些心思缜密之人心中悄然升起。
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虚竹,试图从他平凡甚至笨拙的外表下,挖掘出一点不同寻常的痕迹。
是了,少林寺藏龙卧虎,或许真有那种不显山不露水的奇人异士?
你看他那双眼睛,虽然此刻充满了惊恐,但瞳孔深处,似乎……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普通人的慌张。
这更让人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