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 > 第93章 金陵急召(第2页)

第93章 金陵急召(第2页)

陈诚接口道:“委座明鉴。但淞沪地区地势平坦,水网纵横,极不利于我重装备展开,却利于日军海军炮火支援。若将主力投入淞沪,恐成消耗战,正中日军下怀。”

白崇禧则持不同意见:“正因为上海是国际都市,在此地与日军决战,才能引起列强干预!华北平原作战,我军装备劣势明显,不如利用淞沪复杂地形进行巷战,抵消日军火力优势。”

蒋介石的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何志远:“志远,你在前线与日军交手,最有言权。说说你的看法。”

何志远起身,走到地图前,声音沉稳:“委座,诸位长官。日军若进攻上海,其战略目的绝非仅仅占领一城一地。其意在战决,逼迫我签订城下之盟,或彻底摧毁我抗战经济基础。因此,淞沪必须守,而且要坚决地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但如何守,是关键。我军不应将全部精锐过早投入淞沪这个绞肉机。我建议,采取‘弹性防御,逐次抵抗’策略。以部分精锐部队结合地方保安部队,依托既设工事和城市建筑,节节抵抗,消耗日军有生力量,拖延时间。同时,主力部队应部署于外围,伺机反击,并做好长期作战准备。”

他看向蒋介石:“尤其重要的是,必须立即加强长江江防,防止日军溯江而上,直捣都!八十八军可抽调一部精锐,秘密加强江阴、镇江等要塞布防。”

这番既有战略高度又具可操作性的分析,让在场几人陷入沉思。蒋介石微微颔:“有点道理。具体方案,下午的大会上再议。志远,你要做好准备,你的八十八军很可能要承担重要任务。”

下午四点,国防最高会议在黄埔路官邸大会议厅举行。

长条桌旁坐满了国民党军政要员,气氛庄重而压抑。除了军方将领,还有外交部、财政部等部脑。德国总顾问法肯豪森、苏联大使鲍格莫洛夫等外国代表也列席旁听。

会议争论异常激烈。主战派与保守派各执一词,甚至有人暗中指责何志远等少壮派将领“穷兵黩武”、“消耗国力”。

何应钦作为军政部长,压力巨大。陈诚等人则为积极备战据理力争。何志远在言中,再次详细阐述了其“弹性防御”构想,并以其在永定河运用步、炮、坦协同战术挫败日军进攻的战例,证明依托工事和正确战术,可以有效对抗装备优势之敌。

“诸位,”何志远环视会场,声音铿锵,“日军并非不可战胜!永定河一战,我军以劣势装备,照样让板垣师团碰得头破血流!关键在于将士用命,指挥得当,战术灵活!淞沪之战,若能扬长避短,未必不能创造奇迹!”

他的言赢得不少少壮派军官的赞同,但也引来更多保守势力的侧目。

会议间隙,苏联大使鲍格莫洛夫特意找到何志远,用熟练的中文低声说:“何将军,你的勇气和见解令人钦佩。苏联政府高度关注远东局势,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英勇抵抗侵略的中国军队提供必要的援助。”这显然是在递出橄榄枝。

而德国顾问法肯豪森的态度则谨慎许多,只是表示会“忠实反映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给柏林”。

晚上七点,会议暂时休会,明日继续。

初步方案形成:成立第三战区,由冯玉祥任司令长官(实际由蒋介石直接指挥),准备迎战可能进犯淞沪之敌。张治中第集团军、张奎第集团军等部向上海集结。八十八军的任务待定,但何志远被要求制定一份详细的增援淞沪的预案。

晚上九点,何志远回到临时住所。

他并未休息,而是立即与系统沟通。国防会议虽然未最终决定投入八十八军,但他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兑换:淞沪地区精密地图(含水文、地下管网)x套】(消耗,ooo,ooo积分)

【兑换:城市巷战专用装备包(含火焰喷射器、炸药、狙击步枪等)xooo套】(消耗,ooo,ooo积分)

【兑换:高鱼雷艇(用于长江突袭)设计蓝图x】(消耗,ooo,ooo积分)

【兑换:初级战场医疗强化模块(提升伤员存活率)x】(消耗,ooo,ooo积分)

【剩余积分:,ooo,ooo点】

这些兑换并非直接形成战斗力,而是为可能到来的淞沪血战做技术和物资储备。特别是鱼雷艇蓝图,他计划通过“海外侨胞爱国捐赠”的名义交给海军,加强江防。

刚完成兑换,陈明又送来一份密电,是周卫国从前线来的:“军座,日军今日频繁侦察,小股部队多次试探性进攻,均被击退。雷克明大队已派出侦察小组渗透敌后。另,收到北平秘密渠道消息,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召开紧急会议,内容不详,但与会者有关东军代表。”

何志远眉头紧锁。华北日军并未因可能的淞沪行动而放松压力,反而有加紧攻势的迹象。这预示着,他可能面临两线作战的艰难局面。

他站在窗前,望着南京城的万家灯火。北方的枪炮声犹在耳畔,东面的海风却已带来浓烈的硝烟味。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大战,正从北方和东方两个方向,同时向他压来。

喜欢抗战:从开始当军长请大家收藏:dududu抗战:从开始当军长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