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清晨六时,永定河前线笼罩在薄雾之中。
何志远站在新构筑的地下指挥所内,望着沙盘上标注的最新敌我态势。连日激战让指挥部里每个人都面带疲惫,但眼神却异常坚定。墙上挂着的巨幅地图上,代表日军的红色箭头正在多个方向蠢蠢欲动。
"军座,各观察哨报告,日军第十四师团正在调整部署。"周卫国指着沙盘上新标注的位置,"侦察连现日军工兵部队正在上游秘密修筑渡河设施,同时有大量运输车辆向黑龙潭方向集结。"
何志远目光锐利地扫过沙盘:"板垣这是要改变主攻方向。命令炮兵部队立即校准射击诸元,重点封锁上游渡口。另外,通知各部队加强侧翼防御,防止日军迂回包抄。"
这时,通讯兵急匆匆进来:"报告!军政部急电,国际联盟调查团将于今日抵达前线,要求考察日军使用违禁武器的情况。"
李振邦皱眉道:"军座,此时接待调查团是否会影响我军作战准备?"
何志远沉吟片刻:"回复军政部,我们欢迎调查团的到来。这不仅是对日军暴行的揭露,也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军人英勇抗敌的机会。通知各部队,做好接待准备,但务必确保安全。"
上午八时,军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
指挥部内将星云集,各师旅长齐聚一堂。何志远开门见山:"诸位,国际联盟调查团即将到来,这是我们向世界揭露日军暴行的良机。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做好应对日军新一轮进攻的准备。"
师师长张汉卿先言:"军座,我师防线正面日军活动异常频繁,疑似在准备大规模进攻。"
"我师情况类似。"师师长接口道,"侦察现日军正在前沿阵地增调重炮部队,同时有大量弹药运输车抵达。"
炮兵旅长赵承绶忧心忡忡:"我军炮弹库存严重不足,特别是重炮炮弹,仅够维持一天激烈战斗。"
辎重旅长洪学智补充道:"后勤线路屡遭日军飞机袭击,药品和粮食供应已出现困难。特别是防毒面具和解毒剂,缺口很大。"
会议进行到一半时,副官进来报告:"白求恩大夫有紧急情况汇报。"
何志远立即请白求恩进入会议室。这位加拿大医生面色凝重:"何将军,伤员数量持续增加,我们的医疗物资已经捉襟见肘。特别是手术器械和消毒药品严重不足。"
何志远沉思片刻,下达命令:"立即向军政部请求紧急物资支援。同时,各部队要节约使用弹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上午十时,国际联盟调查团抵达前线。
带队的是英国外交官李顿爵士,随行的还有法国、美国、意大利等国的军事观察员和记者。何志远亲自迎接,并陪同视察遭受毒气攻击的阵地。
"何将军,这些就是日军使用毒气造成的伤亡吗?"李顿爵士指着野战医院里痛苦呻吟的伤员,语气沉重。
何志远沉痛地回答:"是的,爵士先生。日军不顾国际公约,公然使用毒气武器。这些伤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将士在毒气攻击中牺牲。"
在视察过程中,美国军事观察员突然问道:"何将军,面对装备优势的日军,贵军是如何保持战斗力的?"
何志远坚定地回答:"上校先生,中国军人保卫家园的决心是任何武器都无法摧毁的。我们或许装备落后,但我们的意志坚如钢铁。"
中午十二时,何志远与调查团共进午餐。
在简陋的野战餐厅里,各国观察员对中国军队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战斗力表示敬佩。
"何将军,我必须说,贵军在如此劣势条件下能够重创日军,实在令人钦佩。"法国武官感慨道。
何志远谦逊回应:"这是全体将士用生命换来的成果。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国际社会的道义支持,更需要实际的军事援助。"
李顿爵士表示:"调查团一定会将所见所闻如实向国际联盟报告。日军的暴行必须受到谴责。"
下午二时,何志远召开军事部署会议。
各师旅长再次齐聚指挥部,研究应对日军新一轮进攻的方案。
"根据情报,日军很可能在明日凌晨动总攻。"何志远指着沙盘分析,"主攻方向可能选择在我军防线结合部。"
特种兵大队长雷克明建议:"我建议先制人,今夜组织突击队偷袭日军炮兵阵地。"
"不可。"何志远否定这个建议,"敌军戒备森严,贸然出击可能损失惨重。我们要以逸待劳,利用既设阵地消耗敌军。"
经过激烈讨论,最终制定出详细的防御方案:纵深配置兵力,节节抵抗;集中炮兵火力,重点打击日军集结地域;预备队随时准备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