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 第236章 卫星材料的国际认可(第1页)

第236章 卫星材料的国际认可(第1页)

陈默合上检测报告,指尖在桌角轻轻叩了两下。窗外的阳光依旧刺眼,他没去理会那闪烁的反光,也没碰散落在旁的合同附件。钢笔安静地躺在那里,笔帽好好地盖着——和昨天随手乱放的习惯不太一样。

昨晚他调取了监控录像,反反复复看了三遍。老李确实没碰过样品柜,进出记录也都对得上。只是在离开前,他在恒温箱前多停留了两分钟,盯着读数看了一会儿。现在看来,那点微小的波动不是人为造成的,而是材料本身在低温下的自然反应。

他记得未来有一种算法,可以通过微调晶格参数来稳定材料结构。虽然不明白其中的原理,但他记得最终的效果。凌晨两点,他把公式抄在纸上,交给值班的技术员,让他们按照新参数重新制备一批样品。

早上七点,新数据出来了。波动从o降到了o,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时,陈默正在操作台前仔细核对标签。三个人走了进来,领头的是一位白学者,穿着深灰色夹克,手里提着银色仪器箱。他身后跟着两名助手,一人抱着笔记本电脑,另一人拿着检测探头。

"您是陈工?"白学者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

"我是。"陈默点头,"霍夫曼教授?"

对方略显诧异,"您认识我?"

"久仰大名。"陈默接过对方递来的名片,看了一眼就收进口袋,"设备需要调试吗?我们可以现在开始。"

霍夫曼没有立即行动,"先看看你们准备的样品。"

陈默转身打开冷藏柜,取出三个密封罐。标签上清晰地标注着编号、批次和测试环境要求。他将样品一一摆放在操作台上,"这是最新一批天穹材料样本,零下一百九十度保存,未经任何外部处理。"

霍夫曼走近,戴上手套,拿起第一个罐子对着光线仔细端详。他的助手立刻打开电脑,连接探头开始校准。

"我们按照欧洲航天局的最新标准追加三项测试。"霍夫曼说,"高温蠕变、辐射老化、真空疲劳。可以吗?"

"当然。"陈默回应,"样本准备了双份,你们可以随意选用。"

霍夫曼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转头向助手点了点头。

测试从九点十五分正式开始。第一项是高温蠕变,将材料加热到一千二百摄氏度,持续四小时,观察形变程度。探头接入后,屏幕上缓缓爬升出一条曲线。

二十分钟后,曲线趋于平稳。

"没有明显延展。"霍夫曼紧盯着屏幕,"结构保持完整。"

陈默站在一旁,双手插在白大褂口袋里,"要不要把温度再提高一些?一千三百度试试?"

霍夫曼摇头,"没必要。这个数据已经出我们实验室同类材料极限值的百分之三十七。"

第二项是辐射老化模拟。他们用伽马射线源照射样品三十分钟,再检测分子键的断裂情况。过程中,霍夫曼亲自操作设备,有一次参数设置出错,机器出了警报。

陈默只是平静地提醒:"校准模式要切换到动态补偿档,否则信号会延迟。"

霍夫曼回头看他,"您怎么知道?"

"说明书第十六页。"陈默指了指对方带来的设备手册,"你们这台型号去年刚刚更新过。"

霍夫曼没有接话,重新设置了参数。这一次,数据顺利传入。

最后一项是真空疲劳测试。材料被放入模拟舱,经历五百次压力循环,观察是否出现裂纹或性能衰减。整个过程需要两个小时。

中途休息时,霍夫曼的助手小声嘀咕了句什么,陈默隐约听到:"中国人能做出这种东西?不会是抄袭的吧?"

他没有反应,低头喝了口保温杯里的茶。

霍夫曼听到了,转头用德语严厉地训斥了助手。助手立刻低下头,不再作声。

下午两点十八分,最后一组数据上传完成。

屏幕上显示,材料在经历极端环境测试后,强度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提升了o。系统将其标注为"自修复效应"。

实验室里一片寂静。

霍夫曼站在屏幕前,一动不动。过了将近一分钟,他突然转身,看向陈默。

然后,他轻轻地鼓起了掌。

掌声不大,但沉稳有力。接着,他的两个助手也站起来跟着鼓掌。清脆的掌声在空旷的实验室里回荡。

陈默没有动,也没有笑。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