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信利用自己对汉朝的了解,精心策划了一场杀局,他放弃了传统的游牧区,不再靠近汉朝边塞,向北撤退,一直退到漠北地区,想要诱使汉军长途追击。”
“等汉军极度疲惫时,他们再以逸待劳发动反击,如此一来必然能全歼汉军。”
“大漠是一片很大的沙漠,沙漠你们知道的,水少,温度要么很高要么很低,要再不熟悉地形的话,想要穿过沙漠不死也得脱层皮。”
“有了计划,匈奴便发动一万多骑兵攻入汉朝边境,杀了很多百姓后掉头就跑。”
“单于则等在漠北大后方养精蓄锐,等着汉军上钩。”
“而刘彻得知匈奴杀了那么多百姓后确实炸了,立马下令军队反击。”
“可这次他没有让大将军卫青出面,完全由霍去病领兵出征,封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出击。”
“这是霍去病打的第二场仗,刘彻没有像赵信预料的那样让军队追到漠北,而是让霍去病去攻打漠南河西一带。”
“在刘彻看来,既然匈奴全部往北撤退,那以后和匈奴的决战必然发生在漠北。”
“在决战之前,他必须先处理掉这些不稳定因素。”
“当时匈奴的几个王爷控制了河西地区,他们是匈奴留在漠南的最后力量。”
“将来决战的时候,他们不论是出兵斩断汉军的退路,还是攻击汉军的侧翼,都会给汉军造成很大的麻烦。”
虽然秦胜和秦淮书都是将领出身,但这毕竟是华夏的历史,只靠语言表述还是有些不够直观。
楚易安沾了些水在桌上画了个简易的地图,标注了漠北漠南的大概位置,让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关键。
秦胜和秦淮书其实听也能听明白,但都配合着多看了几眼那简易版地图。
秦胜的目光不由放到了楚易安在桌上写的那几个字上,有些诧异,但还是很快收回思绪。
其实从这也能看出来匈奴单于和赵信跟刘彻的差距,他们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不然为什么他们会觉得只要种下仇恨的种子刘彻就一定会派兵穷追猛打?而不考虑别的因素?
事实的发展与赵信预料的完全不同就是最好的证明。
赵信只站在这一场战争的角度看待问题,可刘彻的目光放得更长远,他站在了全局的角度。
虽然最高指挥官之间的差距已经决定了战争的胜负,但是霍去病的表现也至关重要。
封狼居胥
楚易安接着往下道:“霍去病发兵之后,发起了从未有过的猛烈突袭,他率领一万多骑兵快速奔袭六日,转战千里,一口气横扫了五个匈奴部落。”
“匈奴兵败如山倒,霍去病大方的表示只要匈奴愿意归顺大汉,就能保留全部的财产。”
“匈奴人是真的被霍去病杀怕了,听后立马投降。”
“虽然霍去病不取他们一针一线,但他对匈奴单于儿子的项上人头却很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