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两个月过去,破土蝗虫比之去年少了大半,且大多聚集在山林间,盘桓在田地上的并不多。
想到蝗虫极强的繁殖力,刘毓崧依然不敢松懈,带人采了新生长的紫素草,重新做了毒粉,遍洒全县田地。
炎炎夏日转眼便至,雨水也开始变得频繁。
谁也没料到,安风县内的蝗虫并未泛滥成灾,飞到隔壁县的蝗虫反而繁衍迅,又有部分蝗虫飞回安风县。
隔壁县县令冒雨上门求助,刘毓崧只好将紫素草和灰石朱砂的配方送出去,又命人采摘了大批紫素草拉到隔壁县。
折返回来的蝗虫只影响了两地交界处,其余地方不受影响。
这回刘毓崧做好了准备,只要不是雨天,便让衙役带人去灭杀蝗虫。
蝗虫防治得当,全县庄稼丝毫未损,百姓都放下心,安心等着秋收到来。
……
随着斗转星移,八月悄然而至。田间谷穗如硕硕黄金,让人看着便欢喜。
安风县百姓开始收割成熟的庄稼,蝗虫渐渐变得更少,县衙也不必再整天盯着灭蝗虫,总算能闲下来。
刘毓崧独自在田间漫步,不知不觉间到了山谷口。
谷口周边的田地都已重新开垦,庄稼比去年长得更为繁盛,田间的村民正忙着收割,没人注意到刘毓崧的到来。
刘毓崧没见到老农身影,来到他家院前,敲了门半天也没人应。
正当这时,身后传来惊讶喊声,“哎呀,是明府到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担着黍粮的青年正好路过此地,见刘毓崧孤零零站门前,放下担子,热络上前行礼,“老袁头夫妻二人病了,一大早就推着车去了医馆,连庄稼也没空收。”
“病了?”刘毓崧想到老农年纪大了,难免有些小病小痛。老农对灭蝗帮助不小,他倒是可以让人帮老农家收割。
青年唏嘘着说:“其实老袁头年初就不知生了何病,又是看病,又是抓药,吃了大半年都还没好。幸好他儿子回来,帮着看顾田间庄稼,这才没让庄稼荒废。”
“唉,说来也怪,村中不少人也都像老袁头那般,总是不停地咳,身上时不时脱力。好不容易清除蝗虫,过上安稳日子,人又突然不行了……这世道太艰难……”
刘毓崧眼神闪避,只淡淡道:“许是天气转凉,风寒浸体,需小心防范才对。”
“是勒……明府说得对,草民就不打扰您了。”青年长叹,挑起担子告辞而去。
刘毓崧回望了一眼紧闭的院门,眉心骤然紧蹙,不再耽搁,转身快步返回县城。
……
刘毓崧没急着回县衙,带着随从去了城中医馆。
自两年前起,安风县因蝗灾逃难的人越来越多,城中只留下一个医馆,医馆前面是药铺,后面是几间连铺的内堂。
正值秋收繁忙时节,内堂十个卧榻都躺满了人,其中多数年纪较大。
医馆大夫见是县令来了,脸上闪到诧异,随后上前行礼,“不知明府到来,是为何事……”
刘毓崧的目光扫了一圈,在内堂角落看见了老农夫妻,二人皆闭目躺在竹榻上,青年在旁端着药。
刘毓崧收回目光,见大夫似乎猜到他来此目的,小声道:“本官有事想问,请大夫如实相告。”
医馆大夫脸色严肃,伸手作请的手势,领着刘毓崧出了内堂。
喜欢忙于查案的女官日常请大家收藏:dududu忙于查案的女官日常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