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萧评又看向恭敬竖立在自己位置上的都察院史章恒之,此等不合礼法之事,身为谏臣的章恒之不来劝阻陛下这荒唐行为?
而端坐在龙椅上的楚承时看着大殿中反驳自己的朝臣,紧抿着唇不知做何言语,他理亏。
楚承时知道会有如此场面,会遭到大量臣子的反对,要不还是算了吧?但瑶瑶那要怎么交代?
如果向朝臣妥协了,他岂不是又做了一回背信弃义的伪君子了?
楚承时忆起这些年,为何没有一件事情顺心做成的,他有深深的无力感,果然承诺不能多许。
“陛下?”
跪在殿中的朝臣都疑惑上位的沉默,纷纷抬头看向他们的帝王,见其一动不动的坐在龙椅上,看不清龙颜。
不过不用想也清楚,定是龙颜不悦。
“爱卿们,此事是朕经过深思熟虑才做的决定,你们莫要再说了,”楚承时紧攥住拳头,一定要坚持住。
“陛下,可这不合礼法,如您贬妻为妾,底下朝臣有样学样,上行下效,那社会如何安治?岂不是乱套了?”都察院史章恒之跪地劝道。
楚承理&楚承简:???
当背景板的兄弟俩纷纷转头,岳父舅舅你凑什么热闹啊,你这样让十郎多为难啊。
一旁跪在地上的朝臣听到谏臣章恒之的言语,纷纷投以赞同的目光,谏臣出手,陛下必败无疑。
毕竟历朝皇帝最怕的就是谏官,生怕刚正不阿的谏官来一个大堂撞柱而亡,血流三尺,留给陛下一片骂名。
一国之君,可最要面子了。
这就是谏臣之言,一语击中要害,比他们劝谏之言水平高多了。
“此为朕的家事,”楚承时冷声道。
“陛下的家事,即国事,即天下事,”章恒之道。
不支持萧氏被追封为妃的大臣们纷纷在心中拍手叫好,此战必胜。
楚承时冷眼看着章恒之,此人很难搞,但还好不是其父章唯延,不理会继续道。
“在还是亲王时,朕就对萧氏颇有不满,等为储君时,朕一度向先帝哭诉要废了萧氏的正妃之位,但先帝劝朕要以大局为主,正妃不是那么容易的。”
朝臣们默默听着,怎么和他们听到的传言不同?
宫中不是一直传言,先帝对太子正妃很是嫌恶,一度要废了萧氏,但太子重情,于心不忍,为萧氏多次求情才得以保住其正妃之位。
是他们失忆了,还是记忆偏差,或是陛下失忆了?
“朕一直听先帝之言容忍萧氏,但去岁,她做了一件事让朕忍无可忍,想来,你们都有所耳闻吧?”
朝臣们纷纷垂下头,他们当然有耳闻,正妃残害皇家子嗣,早就当不得正妃之职,他们此举自不是为萧氏鸣不平,无谋无利之事为何做?
他们只是······
“但去岁朝堂多事之秋,先帝又病重,顾不上罢黜萧氏之事,朕来问问各位爱卿,她做的那些事,朕还能追封她为后吗?”
喜欢朝朝向扶光请大家收藏:dududu朝朝向扶光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