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
“。。。。。。”
场间的作曲人看手机的看手机,看天花板的看天花板,没一个敢看皮秀兰的。
皮秀兰看着这些人心里冷哼一声,公司每年给你们发这么多工资,现在遇到一个年轻后辈就畏首畏尾,屁都放不出来一个。
沉默半天之后,资历最老的钟英喆缓缓开口:
“皮总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难度,我敢打包票,即便是耳东本人也很难再写出《赤伶》这样的歌曲。”
“哦?何以见得?”皮秀兰眉毛一挑、
“这就是戏曲协会一直想做到的事情,近些年每一年程淮程老都会邀请一批业内出色的作曲人到京城,研究的就是如何把戏曲融合进流行音乐,前年我去了,今年老张也去了。”
这件事皮秀兰知道,来自戏曲协会、以及程淮徒弟们的邀请,几乎没有任何公司和作曲人会拒绝,除非是真的有事没办法。
换句话说,这也是每年各路高级作曲人的一次聚会,一般的作曲人削尖了脑袋想去还去不了呢。
虽然核心问题一直没能解决,但作曲人们聚在一起交流交流心得,互相结识些新的朋友也是好事一桩,毕竟大家在那里不涉及利益之争,哪怕是之前有摩擦的人也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交流。
甚至能见到金牌作曲人乃至被尊为曲圣的大佬。
再说了,带薪休假谁不喜欢?
尽管以他们高级作曲人的身份即便不去公司也是家常便饭,但不妨碍心里舒服。
“你的意思是耳东解决了业内一大难题?”
皮秀兰若有所思,挖人计划必须加快进度。
耳东这种人才要到天睿才能发挥他最大的才能!
钟英喆郑重的点头,然后点开了夏天依新发布的视频投影到大屏幕上。
“众所周知,不同风格的歌曲融合到一起是很困难的,摇滚就是摇滚,流行乐就是流行乐。戏曲和正常歌曲之间的差异更大,强行融合就会变得不伦不类,难以入耳。”
“但你们听,戏腔前后的衔接,没有任何突兀的感觉,仿佛就该这么唱。”
聪明如皮秀兰,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点。
“如果我猜的不错,耳东这首歌是依据一个红衣戏子的故事改编而来,所以才能将二者完美的融合起来,且不说故事难寻,这偶然乍现的灵感更难以复刻。”
不得不说,不愧是老资历的高级作曲人,从一个小片段就分析得七七八八。
陈言来了也得鼓掌叫好,但他是开挂的。
业内人士尚且如此,广大网友们更是惊为天人。
一夜过去,这段MV播放量光在微客就已经超过五百万,并且持续上升中。
快音短视频上传得更晚一些,播放量也有三百多万,登上了热门。
“戏腔出来的时候我鸡皮疙瘩都起了,没想到戏曲这么好听!”
“楼上一看就知道是个小年轻,我们小时候还经常能在村口听戏呢,过了这么多年还是熟悉的味道。”
“富天宣称国风偶像的时候我还在嘲笑,没想到你们来真的啊!我赵某人实名制道歉。”
“。。。。。。”
除开赞叹好听的年轻人之外,不少曾经学过戏曲,被迫改行的人听到之后更是落下了眼泪。
师傅师兄们,你们听到了吗?
无论是什么年代,戏曲都不会消失,更不会断了传承。
程淮拿着王明辉的手机翻看着视频下面的评论,激动得手微微颤抖。
“好好好!”
“小辉,登我的那劳什子帐号,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