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陈言班上的同学听到这句话已经麻木了,最开始还翻两个白眼。
因为陈言当时入学考试赏析自己的歌差点没及格!
本人来都不行,老师你让我们来那能行吗?
“家人们,有没有写好了的,我帮你看看有没有错误的地方。”
“呵呵哒。”
“刚写了个开头,《七里香》用的是6451循环。”
“。。。。。。”
过了几分钟,群里突然兴奋起来。
“卧槽!《音乐研究所》专门出了一篇《七里香》的文章,直接开抄,啊不,开始学习!”
“懂你意思,我去学了。”
《音乐研究所》的这篇文章从歌词到作曲,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点评,让很多人直呼卧槽。
“早在几个月之前,不少作词人就说过耳东的作词能力被大众所忽视,这一次他再次展示了诗一般的歌词。”
“耳东写词擅长寄情于物,这是一种很东方,很国风的写作思维方式。“我爱你”这三个字,我国的诗人能洋洋洒洒千转百回柳暗花明给你写出千百字的内容,却唯独不说“爱”字。”
“要解读《七里香》,最好的切入点就是:“我爱你,所以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爱你的样子”。而至于什么是《七里香》的爱,而爱又是什么样子,就需要跟着歌词所描绘的画面自己体会了。”
没错,在这首歌里出现了大量的他物,麻雀、铅笔、草莓、猫、秋刀鱼、雨、蝴蝶、落叶。。。。。。
所以在日后的岁月里,每当前奏一响起,大家总是能清晰地播放出专属于自己的画面。
作曲一班的学生们,看着《音乐研究所》写的文章陷入了沉思。
音乐文学专业的人看了之后直接傻眼,实际上从陈言开始写国风歌曲之后,他们的作业就经常出现耳东的歌。
可以说绝大多数有意想成为作词人的学生,他的偶像都是耳东。
而《音乐研究所》后续对作曲的解读,不仅让作曲系学生恍然大悟,很多作曲人看了后也若有所思。
“在作曲方面,耳东在《七里香》几乎全是是6451循环,这轻松加愉快的四个和弦被广泛的运用,所以《七里香》朗朗上口,所以大众都能听懂都能喜欢。”
“但是,《七里香》的美却不是因为结构比较简单。耳东就是有本事、有才华用大众都用的东西,却写出跟大众都不雷同不落俗的旋律,在保持自己个人独具一格的特色的同时却又能得到听众的热烈喜欢。”
“《七里香》极为工整,而和弦间的切换却又灵性十足。这样的曲本身就是一首漂亮的旋律,换做谁来唱都会很好听,但夏天依空灵的嗓音让这首歌的魅力更上一层楼,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这一段其实算不上分析,不需要作曲人,就连作曲系的学生都能看得出来《七里香》用的是什么旋律。
6451这个和弦套路是初学者必学的东西。
而最后对于前奏的解读才是真正的干货。
“《七里香》拥有最为惊艳的前奏。这也就是为什么仅仅前奏一响,就能抓住听众的耳朵。”
“前奏先是采样了山谷中穿越袭来的风声,立刻给人清晰的空旷感和被风拂来的清新。而马上紧接着进入乐器振琴,振琴不同于吉他,振琴的音色更加明朗清亮,更能烘托那种夏天同样的清亮感。然后架子鼓,吉他等等乐器再加进来,一股夏天的清爽凉意,就这样在前奏被完美衬托出来。”
“如果非要我评价《七里香》,那我只能说我听到的,仿佛就是那个喜欢了那么久的姑娘。一如既往,满身阳光。”
《七里香》席卷各大音乐榜单,占领短视频的几天里,《假面歌王》节目组完成了各项调试和准备。
一众参赛选手经过多次的排练,已经全部准备就绪。
九月六号,星期六。
万众期待的《假面歌王》战队赛,正式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