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蜀汉之庄稼汉 > 第1070章 司马(第2页)

第1070章 司马(第2页)

“而且还是河东裴家的人,知道现在他在做什么?干着和我们差不多的活。”

“我们是领着民夫修潼关,他是在我们到来之前,整个冬日就在潼关上头到处跑,就为了查看潼关的地形。”

“说是要跟着军中的学长们学制图,要画出合格的潼关地形图呢。”

“若是你们不认识,我敢打赌,你们当面肯定认不出来,那可是世家子出身的人物。”

“所以我就说啊,班定远哪有那么好当的?山长有言,治百夫而不得其要,安能治天下乎?”

“这就是让大伙考课三年的原因所在,还是老老实实地先把实务做好,通过考课再说吧。”

原本心里有些许的傲气,不太情愿领着民夫干活的个别人,听到这番话,终于也不再开口说话。

刘兄的目光看向潼关的北面,隆隆作响的大河,通过那里,流经洛阳。

与关中的热火朝天不同。

洛阳在整个冬日,都是一片混乱。

皇帝的东征,关中大军败退洛阳,接着就是曹叡在许昌驾崩……

洛阳这个魏国名义上的都城,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关中十余万大军的到来。

接着新帝在许昌登基的消息,更是让洛阳陷入了惊惶和茫然之中。

幸好司马懿算得上是三朝老臣,再加上两朝辅政大臣的身份,又借助与河南仅有一河之隔的河内的支援。

在开春之后,在确定蜀虏没有越过崤函古道与轵关的打算后,洛阳的人心这才算是稍稍安定下来。

天子在许昌登基后,一直没有确切的消息说什么时候回洛阳。

甚至还有小道消息传出,魏天子因为洛阳过于靠近蜀虏,所以打处迁都许昌。

或者说,重回魏昌之地,以期再兴。

司马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以辅政大臣兼太傅之位,持节暂领洛阳。

皇宫自然是不能住的,毕竟司马太傅是魏国的老忠臣。

但以他身份之尊,开府治事,有权自己任命府中官吏,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蜀虏伪相病逝的消息,终于通过了汉魏两国的严密防线,到达了司马懿的手中。

“大人,消息千真万确,听说现在是冯贼暂领关中诸事。”

司马师从外面急步进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迫不及待地跟司马懿说了这个消息。

自从浮华一案被迫沉默这么多年来,随着新帝的登基,再加上如今魏国的局势变化。

司马师总算是可以光明正大地参与到太傅府中的事务中来。

司马懿听到诸葛孔明病逝的消息,一直维持着呆坐的姿势,目光呆滞,面无表情。

良久之后,他这才叹息一声:

“当日诸葛孔明遣使到军中,吾曾问起他的饮食,知其事繁而食少,那时就料到彼命不久矣。”

“却是没有想到,他竟是这么快就死了。”

司马师听到自家大人这么一说,也是跟着惋惜道:

“那葛贼想必也是自知命不久,故而这才屡次急于求战,实是诡计多端。”

“若非那曹……先帝过于急躁,逼着大人去与葛贼相争,只按大人原定的计划,与蜀虏相持。”

“如今的关中局势如何,犹未可知啊!”

司马懿目光一闪,最后却是摇头:

“吾能料其生,未能料其死。再说了,诸葛孔明着急,先帝也同样着急,又何尝不是知道自己之病不能再拖下去了?”

只能说,这是天意。

退一步说,若非先帝过于逼迫,自己身为大魏三朝,不,再在已经是大魏四朝老臣了。

身为大魏四朝老臣,自己又何尝会走出这么一步呢?

一切都是天意啊。

司马师虽说把关中这一战的责任,推脱到曹叡身上。

但他也知道,这一战终究是自家大人亲自领军,说太多了反而不好。

于是转换了一个话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