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天宇开霁谢云潇杜兰泽 > 第417章(第1页)

第417章(第1页)

潘之恒略一思?索,顿时明白?了?,女儿心心念念的“神仙姐姐”,正是华瑶本人。

总而言之,华瑶救了?她们母女两次,救命之恩,如何报答?

潘之恒投入华瑶麾下。她在永州为官二十年,深知永州民风民俗。她经历过战乱、兵祸、灾荒、瘟疫,即便她家境贫寒、官阶低微,她仍能保全自己和女儿的性命,此等智谋,也被华瑶赏识。

华瑶破格提拔潘之恒,任命她为检校官,主管粮饷粮税出纳,又派遣了?岑越辅佐她。

岑越年仅二十二岁,出身于名门?世家,精通六艺,学贯古今,颇有一种贵公子的风度。

岑越的兄长?岑清望投靠了?方谨。岑清望战败而死,岑家立刻倒戈,完全转向了?华瑶这一方。岑越也被推进了?华瑶的阵营。

岑越离家之前,父亲再三叮嘱他:“你既已归顺公主,必须全心全意地侍奉,对?公主言听计从。公主要什么,你就?给?什么,把自己的身心志念,全部献给?公主,才能换来家族的昌盛兴隆。”

岑越听出了?父亲的言外之意。但他自己无意于此,他从不?恭维华瑶,只把华瑶当作君主侍奉。

华瑶对?岑越也没有任何特殊关照。

十天前,岑越初次面见华瑶,彼时华瑶与他寒暄几句,又与他说经论道。她发现?他确实有几分才学,人品性情也很不?错,她就?把他转调给?潘之恒做副手,时不?时地派人敲打他,督促他没日没夜地干活。

时至今日,岑越的眼眶已有淡淡乌青。

潘之恒和岑越收到华瑶的命令,急忙赶往华瑶所在之处

。他们一前一后地跪地行礼:“参见殿下。”

华瑶道:“起来吧,今日的饥民格外多?了?。”

岑越缓慢地站起身,潘之恒仍然跪地不?起:“请殿下恕罪。”

第192章此际思君心切谢云潇不可轻易出战……

华瑶低声命令道:“有话直说。”

潘之恒道:“启禀殿下?,镇官统计的饥民人数是七千六百三十二,这?七千多人的姓名、年龄和籍贯已?经登记入册。昨日微臣依照册籍记录,发放信票,前来领取信票的饥民增至一万四千人,信票缺额超过七千,因此亏缺了三万石粮食。”

华瑶看了一眼俞广容。

俞广容立即会意,插话道:“信票缺了七千多张,这?可不是小事,潘大人为何不尽快禀报殿下??殿下?亲临视问,潘大人这?才说出原委,您做官也做得太不谨慎,钱粮相关的事务,都是耽搁不起的。”

俞广容是华瑶身边第一号的红人,潘之恒从来不敢得罪她。平日里她们二人见了面?,彼此之间,客客气气,礼数无不周全。可是官场上的交际,多半有虚无实,此时俞广容说话不留一点情面?,潘之恒的心里也添了一丝焦急。

潘之恒实话实说:“官衙和粮食局正缺人手,核算钱粮、清查账目、发放信票这?一桩桩的事务,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完。俞大人不在粮食局任职,您大概不知道这?里的规矩……”

华瑶打断了她的话:“什么规矩,谁定的规矩?”

华瑶语气低沉,不怒自威。她俯视着潘之恒,目光尽显威严。

潘之恒毕恭毕敬:“微臣失言,请您恕罪。”

潘之恒在永州做官二十年,自有她的真才实学?。她明实理,做实事,立实绩,但她并非进士出身,未曾在京城历练过,她的口才远不如俞广容。

潘之恒一夜未眠,思维也不够敏捷,又被华瑶当面?质问,她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她想为自己辩解,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华瑶又问:“你这?两天在忙什么?”

潘之恒回过神来,如实禀告:“浅山镇居民约有一万四千人,流民约有三千人。官府设立的放票台共有四十处。数天前,衙役在全镇各大街道张贴告示,通知饥民前往各个?辖区的放票台登记入册。全镇共有十个?辖区,每个?辖区分管四处放票台,从昨日起,官府每日发放一次信票,饥民凭借信票,次日可以在粥厂兑换粮食。”

这?些消息,华瑶早就知道了。

潘之恒的思绪有些混乱,话也说得颠三倒四,华瑶听出了潘之恒的焦虑,就没再?打断潘之恒的汇报。

潘之恒继续道:“前日统计的饥民人数是七千,昨日饥民人数飞涨,很多人挤在西街的放票台附近,总是不肯转去?别处。微臣差人打听,这?才查明了形势,原是镇上传出一个?谣言,只有西街的信票有效,别处的信票无效。饥民听信谣言,也不管官府告示上的条文,只想着争抢信票,抢到了才算吃了定心丸。西街的秩序混乱得不成样子,从午时起,到亥时止,微臣才把?信票发完,也把?饥民的人数算清楚了。”

岑越忽然撩起袖袍,跪在潘之恒的身旁。他开口道:“五更天时,潘大人想把?详情禀报殿下?。微臣拦住了潘大人,重新审查了粮食局的钱粮账目,因此又耽搁了大半日,还请殿下?责罚。”

潘之恒是粮食局的检校官,岑越作为潘之恒的副手,也只是个?副官。按照粮食局的规矩,他们二人的职责,正是把?账目审查清楚,经过初审和复审,认定账目上的收支一字无误,才能把?结果报告给华瑶。

岑越提到了“审查账目”,表面?上是在告饶,实际上是在暗示华瑶,他依法处事、依法办事,已?算是尽到了心力?。至于?饥民过多、信票过少?的问题,并不在粮食局的职责范围之内。

岑越还说:“今日一早,微臣正要上疏奏闻,不知殿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全镇上下?一切事务,终是瞒不过殿下?的法眼。”

岑越跪在距离华瑶一丈远的地方。华瑶多看了他一眼,他略微抬起头,目光依旧落在地上,始终不曾与华瑶对视。他穿着一件青灰色长袍,手腕处露出雪白?绸缎的里衣,通身装扮十分整洁,虽无金玉配饰,却是干净朴素,朴素之中又有三分清雅。

岑越是岑家的庶子,他的兄长岑清望则是岑家的嫡子,岑越与岑清望失和已?久,兄弟二人势如水火。岑清望去?世之后,岑家的家主向华瑶投诚,为表诚意,家主派出岑越辅佐华瑶。

华瑶重用的那些文臣,办起事来都是尽心竭力?的,岑越却是个?例外。他似乎把自保放在第一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从不沾惹一点麻烦。

岑家的家主已?经献给华瑶八万两白银、八千石粮食。岑家既有一片诚意,华瑶暂时不能辜负他们。她要收服各大世家,还得把?岑越留在身边,稍微宽待他一些,等?到局势稳定下?来,再?把他调到更合适的位置上。

当务之急,还是抚民治兵。

思及此,华瑶淡淡地道:“你是粮食局的副官,为饥民请命,也是你的分内之事。食君之禄,自当分君之忧,这?个?道理,你可明白?”

岑越深深地伏拜:“微臣谨记殿下?教诲。”

俞广容也附和道:“西街突发状况,也和信票有关,信票也是你们粮食局放出来的,岑大人,如何能把?自己摘出去?了?饥民无知,不过是听信了谣言,官员无知,那可是俗话说的‘事不关己不劳心’。”

岑越和俞广容没有任何过节。俞广容这?般针对他,他只觉得,俞广容已?是华瑶的鹰犬。他不会埋怨俞广容,只因他的父亲也有一片趋炎附势的心思。不止父亲,北方的世家大族,约有十分之三,已?在暗中投靠华瑶,诸事都要仰仗华瑶的庇护。

在这?人世间,权势就是最大的道理。世家子弟标榜自己不慕虚名、不贪俗利,其实也没几个?人不想攀龙附凤。宦海沉浮,官场升降,只像一场大梦,富贵荣华转头空,功名利禄皆是恩宠。

华瑶的权势如日中天,谁不想做她的鹰犬?

百丈开外之处,成千上万的饥民正在忍受冻饿之苦。岑越眺望着远处的饥民,他心里的各种计较,也像是笑话一般轻飘飘的,微不足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