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嬷嬷、绢娘的住处得有。”
“还有沈大黄和沈小花沈白沈黑的房间。”
“小信使独一间院子,不然不够。”说到这赵鲤对沈晏道,“沈大人,你那些花裙子花衣裳悠着点给,都没地放了。”
沈晏对小信使的宠爱独一档,养法也特别得很,专门有裁缝裁制衣裳匠工制作首饰。
现在小信使的屋子里,各色衣裳首饰已经是堆不下了。
沈晏闻言顿了顿,回道:“好。”
“以后再扩建院子。”
至于不给……那是忍不住的。
两人说着话,一同坐上马车。
夜间盛京宵禁,马蹄踏在青石地上,车轮碌碌作响。
就在赵鲤开始规划,在地底种点什么时,远处深巷突然传来一声惊呼。
“救命啊!”
男人的喊叫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也打断了赵鲤。
她神情一凛探出头去,便先嗅到了一阵馄饨鲜汤的香味。
馄饨
街道两侧都是高高的里坊,偶见一枝新发的山桃,探出墙来。
长街有鼓楼,以镇晦气恶气。
每一座鼓楼上,都立着一个巡夜司或五城兵马司人员。
宵禁时分,城门关闭并有巡逻队值守,任何人不得随意行走。
夜色如墨,整个盛京城安静潜伏在夜色中。
自高处向下望去,一团墨黑之中只有一处亮色——河房。
河房之中灯火辉煌,红纱帐内,琴声悠扬飘荡在夜色之中。
隔断河房与外界的长桥,名为不归桥。
寸寸砖石浸透了河房中的悲苦。
长桥之上,有不少小贩在此摆设摊位。
卖花的,卖香料的,卖吃食的。
还有那偷偷摸摸徘徊桥边,卖违禁秘戏图的。
常有寻欢客的随从来这长桥上买货。
往常热闹得很。
但今日却有些不同,不归桥上摩肩接踵都是人,但现场空气凝滞,落针可闻。
京中百姓好事,爱看热闹,在不归桥上自发形成了一道规整的人墙。
所有人都探头探脑,凝气凝神。
但见一个卖馄饨的摊子,架着旺炭的炉子上,水蒸气升腾氤氲。
待客的小方桌前长凳翻倒,一公子哥瘫坐在地。
在他对面,是一个端坐垂头吃馄饨的人。
这人脸色青白似乎极冷,胸口一起一伏间,呼出阵阵白气。
看着像是侍卫打扮,端坐长凳上,贪婪吃着馄饨。
刚出锅的馄饨内有鲜汤,若是贪婪吞食,少不得被烫得捶胸顿足。
但这吃馄饨的人,一点没受到影响。
吹也不见他吹,汤匙舀起馄饨一个接一个往嘴里送。
未见他嚼,只听得喉咙里接二连三蛤蟆叫似的咕咚声,一碗馄饨肉眼可见下去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