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八零夫妻人生小记格格党周长城桂老师 > 第344章(第1页)

第344章(第1页)

姚生如此痛恨这种搬空公司的行为,那他究竟知不知道这件事呢?

“知道了梁工。”周长城应下。

梁志聪这人在工作上刻薄,但这些事情的提点上,对周长城还算友好。

“对了,现在深圳厂建起来,姚生说得对,他的重心会转移到深圳。周工,要是你愿意,我建议你转到深圳厂去,现在那里很缺人,你发挥的余地会比在广州厂要更大。”梁志聪从文件夹里递出一张纸给他,上头写着几个同事的名字,其中赫然就有“周长城”三个字,“如果不是出了去年那件乌龙的事,姚生是准备一过年就把你们这几个人调过去的。但看他现在似乎也还有这个打算,过阵子再看。如果真要把你调去的话,我还是建议你去。”

“还有,我问过了,姚生的意思是,梅长发不会过去,就让他一直待在广州。”梁志聪想了想,还是把这个小小的内幕消息告诉周长城。

呵,原来姚生也知道梅长发有问题,所以被寄予厚望的深圳厂不让这人过去搅和,但他还是选择了保住此人,当然或许也有一些陈年旧情在里面的缘故。

前面的对话和虚伪,周长城都不觉得愤怒,直到意识到有人可以凭借交情逃开处罚,姚生可以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所谓的“法不容情”都只是笑话一场,整个昌江精密不单只没有流程,也没有真正的规章制度,这完全是个人治企业,跟姚生之前高喊的“我们是专业的”口号完全相违背。

周长城这才感觉到愤怒,这种愤怒既有对着姚劲成的,也有对着自己的,为何现在才察觉到这点真相?同时,姚劲成这个有着成功事业的大老板,在周长城心里完全褪去了魅力和颜色。

原来做这么大事业,有着宏图大志的姚劲成,也只是个有颗“皇帝心”的普通人。而员工们像是在伺候一个心情反复无常的老爷。

从梁志聪办公室出来后,张美娟适时迎上来,不得不让人猜想她是不是一直在外头等着。

她拿着两份劳动合同,叫住他,笑说:“周经理,虽然我们是老熟人了,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来,跟以前一样,签字摁手印,一式两份。”说着,张美娟又指了指合同上新写的一个数字,低声说,“恭喜周经理加薪,这是薪水,还不算奖金和其他补贴。”

周长城的薪水从去年的八百六涨到一千二,是个很大的涨幅,除非是业绩好的销售,就国内制造业的市场,目前来说,他是属于高薪的那一批人。

姚生刚说完让他找张美娟做薪酬方案,不到半小时,张美娟就拿了这个数字出来,其实姚生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员工在当地的人才市场是什么价位。

周长城只觉得虚幻,但他不会跟钱过不去,其他厂还真不一定能给他出到这个薪水,接过笔,重新签了劳动合同,拿走了自己的那份。

走之前,张美娟跟周长城回到项目部,将他原来办公室的钥匙交还给他,又对周围几个同事说:“去年的事情都是误会,周工明天就回来上班了!”

众人都鼓起掌来,尤其是丁万里,鼓掌力度最大,他是最能明白一个负责任的、愿意对下属进行指导的领导是多么难得,多么可贵的。

周长城就这样回到了昌江精密,不过是半天的时间。

出了外资工业园,周长城慢慢走在路上,静静地回想刚刚发生的所有事情,每个人的动作和话语,还有梁志聪的建议,他心里的那面大鼓似乎有敲响的前兆。

如果跟宝生哥一样,什么都不管,跑出去创业,周长城自认自己并非这样莽撞行事的人,他目前的情况并不适合自己当老板,客户和订单是很大的关卡。

昌江精密作为较高水平的港资公司,团队在逐步完善,姚生自己是做技术出身的,所以很理解厂里必须要有相应的设备做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周长城能快速成长,也离不开姚劲成自己的那颗事业心,他不否认在姚劲成和梁志聪身上学习良多,也终于开始有了自己的野心和想做的事。

回家的路上,周长城顺路到珠贝村的卫生站去领橡胶套,往后他不想再把所有的时间都卖给昌江,计划再培养多几个下属,更多的时间应该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才不算枉费。

吃过饭,周长城把钱跟合同都给了万云,让万云保管好,待拆开姚生给的那个红包,里头竟是五百块,他把这个钱给回了周长城,多少有些讽刺。

万云收了钱,又看了合同,上头那个一千二的薪水,足以让许多人羡慕,但她看城哥并不开心,过去贴着他,抚平他的眉头:“不许皱眉,要长皱纹了。”

周长城笑着把她的手拿下来,两人五指紧扣:“我是不是很没有骨气?今天下午姚生一开口让我回去,我立马就答应了,一分钟都没有犹豫。”

“怎么会这么想自己?”万云窝在他怀里,知道他其实很喜欢这份工作,在昌江也学到很多,就是受了委屈,暂时还没有走出来,“良禽择木而栖。我们总要找个寄托,这个地方要么是昌江,要么是其他地方,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你自己心甘情愿。”

周长城握住万云的手,暗想,是的,我就是心甘情愿。

又问自己,是吗?我真的心甘情愿吗?

第206章

很快就出了元宵节,汤圆一吃,新年就完全结束了,每个人都要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

周长城回昌江上班已经有两个星期了,确实一切照旧,但也有些新的挑战。

万云则是跑了两趟工业四路的裁缝店,裁缝店的老板请她再宽限一个月,目前他还没有找到新地方可去,因为二路大火的缘故,那些做餐饮的老板重新开始在工业区内找新铺位,所以一时间整个工业区的地段好的商铺都紧张起来。

万云最初的计划是在裁缝店这个地方开第二家云记快餐,路上遇到小马,小马其实也说过两回,让她赶紧把这个店开起来,这样小马就能承接裁缝店的中介工作,从中赚抽成。

但经历了二路的那场大火,万云再重新来看裁缝店和它楼上那占了三层楼的服装厂时,难免就犹豫起来,在这个地方开带有明火的餐饮店,楼上是服装厂放布料和存货的地方,简直是变形版的烟火库。

而四路这条街上的餐饮店,满打满算也才三家,不是做餐饮的人没看到这条街的潜力,那就是服装厂肯定多有投诉,工业区管理办估计也会有意识分流这些厂家和店家。

面对易燃的楼上邻居,再来一场火?万云自觉冒不起这个险,她是越活胆子越小了。

期间她也和小马去看了另外几家店铺,都没有合适的。

而在还在老家的胡小彬打了两个电话来问她:“云姐,我们的店还开吗?如果开的话,我就准备要买票去广州了。”

胡小彬这孩子也是个死心眼儿,他从老家出来后没多久就一直跟着万云,因此既把万云当成姐姐,又把万云当成老板,什么话都跟万云讲,不想换老板,也不想去更大的酒店,就想跟着云姐到底了。

但万云这时候对他的回复都是不确定的,让他再等等:“小彬,我还在看店铺,实在不能答应你什么。”

胡小彬也没说其他什么,给万云留了个镇上的电话,跟她说:“云姐,我在老家多陪陪我奶奶,暂时不去广州。要是你开店了,就给我打电话,我马上就买票去。”

“好,如果重新开店,第一时间一定找你。”胡小彬的话让万云心里觉得温暖,总有些关系是长久的。

二月底的时候,阿英姐都打电话来问过两回了,阿英姐的家庭负担重,比胡小彬更需要用钱,在年初八的时候,已经在天河一家酒店里头做帮厨收拾碗筷了,不过她也更愿意回到万云手底下,因为万老板对她的容忍度比现在领班对她这种慢性子的容忍度更高。

可万云也还是那句话,现在不能确定,如果也有需要的话,也会立刻把她找回来。

刚挂断阿英姐的电话,周长城回来了,万云下楼准备做晚饭,夫妻两个黏黏糊糊,也不觉得腻。

周长城恢复上班已经有大半个月了,不知是心理原因作祟,还是因为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在这次回归昌江后,他的心态和行为变化非常大。

首先他不再把自己下班的所有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而是加班了十多分钟,看差不多就打卡下班了,长命功夫长命做,没有必要一日之内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还有就是周长城想着万云现在一个人在家,总不太放心她独自待着,会不自觉把老婆当成小孩,一回家就先看她一眼,看到就安心了,吃过饭,出去走一圈,回来齐齐开电视,尽量互相陪伴,再用光抽屉里的橡胶套。

当然,还有个昌江精密里面的原因,就是周长城觉得现在在广州厂的每一个项目推进都非常不顺利,人还是那些人,部门也还是那些部门,但互相推诿、互相告状、鸡蛋里挑骨头的情况在变多,他反应再钝也知道里头有梅长发的手笔。

就是王忠良这一回,也没有和周长城站在一边,尽管他们曾经是非常好的关系,因为王忠良的生产部门是归属于梅长发管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