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血浸透了他们的衣物,有些人已经昏迷不醒。
她心头一紧,明白这些人不可能都得救。
她迅冷静下来,用有限的草药处理最严重的伤口,尽力缓解他们的痛苦。
然而,面对那些无法挽回的生命,她心中充满了无奈。
一名年轻的士兵紧紧握住她的手,气息微弱:“大夫……我这条命怕是留不住了。
请您……帮我将这封信带给我母亲……她住在赫沙城外的一个小村庄……”
他说到最后,声音几乎听不见,眼神中透出对生命最后一丝眷恋。
古锦岩哽咽难语,眼眶湿润,她握紧他的手,轻轻点头:“我会替你完成心愿,放心走吧。”
士兵微笑着闭上了眼睛,握住她的手也渐渐松开。
古锦岩在这段时间里,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她的双手不仅为百姓送去药物和治疗。
也接触到了他们的痛苦、希望、无奈和对未来的渴望。
这让她的内心生了巨大的转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不再单纯地为了任务和王朝效力,而是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使命。
在草陌镇的日子,古锦岩渐渐赢得了百姓们的尊敬和信任。
无论是孩童、老人,还是曾经怀疑她的人,如今都对她充满感激。
她开始思考,战争不仅仅是一场权力和土地的争夺,更是百姓生活的毁灭。
在这战争中,那些无权无势的普通人却成为了最直接的牺牲品。
古锦岩离开草陌镇时,包裹里装满了草药和百姓们为她送行时赠与的小礼物——有的是干粮。
有的是一条手工编织的围巾。
这些微不足道的物品,承载着人们的感激。
古锦岩踏上了前往响月村的旅途。
响月村坐落在赫沙城外的丘陵地带,行程不易,她需穿过沙地、浅溪和几处密林。
一路上,北漠的风沙掠过她的梢,呼啸声如悲歌般在耳畔徘徊。
她不禁想到士兵的最后一瞥:带着对家乡、对母亲深沉的眷恋。
她紧了紧怀中的信,内心默念:“请放心,我一定会带信给您的母亲。”
这份承诺成了她前行的动力,支撑她在风沙中一刻不敢停歇。
时至傍晚,天边云霞如血般染红了整个天空。
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孤独而坚决地向前延展。
第二日黄昏,古锦岩终于来到了响月村。
这里依山而建,四周环绕着低矮的山丘。
村口有几棵老槐树静静伫立,枝叶在风中微微摇曳,像是在迎接归人。
她放慢了脚步,心中既欣慰又沉重——自己终于走到了这位士兵的家乡。
但等在前方的,却是带去一封遗信的沉痛任务。
村中朴素宁静,炊烟缭绕,似乎从未受到战火的波及。
村民们眼神温和,见到她这位外来客,纷纷投以疑惑的目光。
一位农妇走上前,问道:“姑娘,您是来找人的吗?”
古锦岩点了点头,将士兵的名字轻声告诉她。
那农妇微微一愣,随即叹息一声。
指向一座位于山坡上的小屋:“他娘住在那里。
她一个人过日子,您上去找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