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长安圣旨所赐。
杨管事只觉得一股锐利的锐利目光,直刺自己的后心。
“来人说,现在大唐已经普遍使用了船帆和水轮,只要遇到干旱,就可以在哪里修建船帆和水轮。”
简直无耻至极!
是谁跟我说的,全世界都在造风帆和水轮?
我是第一个发明了帆布水轮的人。
我真的很失望!
“这位黄县令好大的胆子,居然不经过我的允许,就将这风帆水车的图纸分发到各州,简直是欺人太甚,书若,我们去长安衙门讨个说法。”
曹旭说完,便离开了。
苏冰卿一脸懵逼,她从未看到曹旭发得如此愤怒,她怎么会如此开心?
“大哥,别激动。”
苏冰卿急匆匆地走了过来,将曹旭拉了回来。
曹旭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姐姐,你不要阻止,长安知府的事情,我与他势不两立。”
“大哥,你也不想想,这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黄县令未必知情。”
他自然不会想到,这件事的幕后黑手,就是她。
曹旭琢磨了一下,总感觉这件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妹妹,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快说,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苏冰卿带着曹旭进了大厅,让人端上了茶水。
这才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不知道杨管事说了没有,杨管家说现在大唐到处都是风帆水车。”
“是啊,一定是黄县令干的!”
曹旭心里一阵酸楚,奶奶的,这是在欺负她啊。
“兄弟,没有。”
苏冰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兄弟,你想想,这风帆水车,在最近几年,就开始流行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从中央传来的指令。。。。”
一语中的!
曹旭一拍脑门,他刚才太着急了,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除了中书省的诏令,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让大唐上下一声令下。
突然。
长安知府不过是七品之下的官员,没有直接上奏朝廷的权力。
一份上书,要经过层层审批,老李要弄到手里,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
但既然是中书省下的,那么肯定是李世民陛下的意思,老李怎么会知道?
难以置信!
曹旭犹豫了一下,看着苏冰卿道:
“小姑娘,你能不能给我说说,老李是如何得知这件事的?还有,这张图纸是从哪里来的?”
“这……”张悬一愣。
苏冰卿无言以对。
程书若道:“我知道了。
“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多道理,老房,李老爷子真有能耐,长安城到处都是长安的眼线,要查到你的行踪,实在太容易了。”
靠,有道理!
不过这张图纸属于机密,曹旭从未向别人展示过。
更何况,举国上下的宣传,看起来很普通,但真正敢下诏书的,却是老李,中书省。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做出这样的事情,肯定是从长安城那边传来的,而且还是从老李那边传来的。
老李见状,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下令。
难道长安和他都有皇帝的心腹?
曹旭吓了一跳,他感觉到一股寒气从背后袭来。
他谨慎的道:
“罢了,老李发话了,我就不计较了,不然到时候老李一怒,我爹在长安肯定要吃不了兜着走。”
苏冰卿脸上的怒意一扫而空,脸上罕见地浮现出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