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旭看了一眼,心中已经有了几分把握。
“买了!”陈小北淡淡道。
“老板,你的织布机,是不是在你家的院子里做出来的?”
“其他的都不要了,我需要一件木匠的工具!”
“我出成本价!”
掌柜的脸上堆满了笑容,赶紧说道。
“好说好说!”
“一套木工器具,五百文一件,我一分钱都没有要。”
“这位客人,您的住处是什么地方?我们能把东西送到家!”
“50个铜板!”
曹旭左右张望了一下,然后指着那堆大馒头,嘿嘿一笑。
“行,那就再买一百斤,多少钱,你知道的!”
“好好好!”
这么直白的客人,还真是少见。
苏冰卿拉拉了拉曹旭的袖子。
“夫君,我听说,我家的地里,有一半都是棉花!”
“到了曹家集,我们就可以去买了。”
“也许会更便宜!”
曹旭摇了摇头。
这一路上。
三尺的白布,半匹的绸缎,半匹青的绸缎,都被他们买了下来。
虽然一开始,他还想着,给这对夫妻俩,打造一套新的衣服,但总算是知道了价格!
他要了解一下县里的棉花价格。
就算是零售价,他也能估算出大量采购的价格。
老板将棉花的价格报了上去,还把账本递给了曹旭。
意思是,他不想赚钱。
一斤十文钱,比小麦要便宜一点。
理论上,棉花产量低于小麦,而且价格也跟不上。
曹家为什么要种植这么多的棉花?
在北方,还有很多种?
这东西,对土壤的需求并不大。
山地、坡地、新开发的干地,都可以种植。
在这个年代,粮食是国家大事。
也是为了每个人的肚子。
好的土地,用来灌溉,自然是要种庄稼的!
但北方的农业条件实在是太差了,所以棉花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来源。
事实上,家用纺织并不能挣很多钱!
一块布料要三十多公斤的棉花,光是这些布料的价格,就是三百五十文。
一个技术好的家庭主妇,一个月最多也就能织三五块布料。
一块好的白色棉布,最多也就五百文。
当然,有很多种颜色,也有颜色的布料。
但是,松江的纺织作坊里,有经验的女人,工作效率要高出数倍。
不让工人们日夜兼程,他们怎么可能赚到钱?
曹旭当然不会对用这种机器来做作坊。
他想起了珍妮的织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