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对嫡子虽然宠爱有加,但是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苛刻,经常拿自己的别子做对比来鼓舞杜荷努力向上,而且杜母虽然是正妻,曾经还赋女才子之名,但是身体孱弱、芳华之纪遂逝,让人唏嘘不已。
严父对杜荷的鼓励和宠爱方式,并不是对幼年失去母亲的杜荷所适用。
他厌恶父亲攀比,是因为才情虽然已经超越了别子,但却有着更有名气的他家公子相压服。
当杜荷不负众望并最终获得杜如晦的认可时,给他的最好回报就是一记耳光。
当时朝中三股势力争锋相对,太子周建成、秦王皇上、外加齐王周元吉三公子争锋相对,朝中局势动荡,形势无法估量,杜如晦谨小慎微,不图功业,只图虚名,因此当杜荷努力施展自己所学之才时,就成了杜如晦心目中的一个烦恼。
“你们别怪为了父亲打你们,这痛苦你们记住了,再也不可以出人头地、厚积薄发、忍气吞声为了才能保得一族的平安了。
“好的,爸爸。”
少年杜荷无声地吞噬着一切不甘心。
这种不舍并不是杜如晦对自己的非议,而是自己自母去世后妻妾成群,在自己心目中,女子不过是一种服饰,却必须、却无所谓,就连母尸骨未寒时,自己还可以偷饮花酒、言笑晏晏。
最终导致两人分道扬镳,是党羽之争。
那时候还是叛逆期,杜荷虽然表现得很乖,但是言语不多。
往往让下家不知少爷再生气啥,脾气暴躁是叛逆期最直接体现,而且杜如晦当时就已经投秦王之手,并刻意拉拢杜家王子,但并没有少施温情予杜荷。
“太子哥哥明天再过来陪我玩吗?”
“嗯。”
“阿荷!我找到蛐蛐儿了。咱们斗蛐蛐儿吧!”
……
“少主,大人的命令,叫您和太子殿下不要去太多的地方。”
“少主,大人说,若是坚持与太子殿下联系,大人只会禁止少主的脚。”
……
“阿荷这些天怎么没见过?
“太子殿下!荷儿和太子殿下的地位相差悬殊。恐怕。。。。”
“快过来!下一次,我要去阿荷那里玩~!”
……
由于太子和秦王争夺权位,杜荷和杜如晦之间积压的冲突日益增多,所以两人疏远了,但又无法回避由于同为一家,只能站在同一条线上。
房琳的到来让杜荷沉郁的人生迎来了转机。
一条手绢的谢意、由衷的亲切和纯洁、一颦一笑都成了杜荷内心的阳光,渐渐地成长起来,这光芒也就越发炽热了。
“帝,尚书右丞杜荷殿处请见。”
“参见。
皇上说。
“臣拜陛下,陛下千秋万代!”
杜荷衣着端正、举止得体、神采飞扬、音容笑貌。
“杜少卿!快请起来吧!”
“大臣有事,恳请皇帝成全吧!”
“做的是什么,少卿一针见血地指出来的。
“赐婚。大臣和房大人的爱女房琳感情深厚。想订个好姻缘。结个姻亲。恳请陛下恩准。”
皇上听后招呼陈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