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366小说>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笔趣阁顺哥儿乌平之 > 第728章(第1页)

第728章(第1页)

谢岩不管别的考生怎样想,他心里敞快了,脑子里也松了,不再那么拥挤了。

他一直认为他是聪明人,学什么都快。但其实他也很笨,碰见事情,都是套用经验,想不出多的创意。也多是笨办法,需要一次次去尝试,要用很多的时间去印证。

陆杨常说他呆。他已经知道他为什么呆了,想得比做得的多,就会呆呆的。

谢岩摇摇脑袋,今晚睡得特别早。

天上的月亮他没看,他缩着身子,躺在木板上。面前是一盒只剩个盒底的薄荷膏,怀里是陆杨给他做的护膝。

他闭着眼睛,一篇篇背着文章。他不需要背完,就像写在纸上的笔记一样,背到一半,有了想法,他就顺着想法拐个弯儿,思绪能飘得很远很远。

次日清晨,第三场开考。

谢岩早早收拾好考棚,神清目明的等待答题纸。

场外,陆杨在家,有一场漫长的等待。

等待难熬,陆杨去了一趟金佛塔。

他在里面游逛了一圈。这时候没有闲人逛寺庙,他的存在很异类。

陆杨在塔下驻足很久,最终没有进去拜一拜。

他不拜佛了。谢岩能成,是因为谢岩用功且努力,和他拜佛不拜佛,没有任何关系。

繁华的省城,在他眼里只剩嘈杂喧闹。

这里的生意种类多,大抵跟府城差不多。

两个离得如此近的繁华之地,除却城市规模,其他的地方,大差不离。

陆杨在贡院附近逛过。贡院附近的民居贵,开张一次吃三年。

靠着这个房子为生的百姓,懒的有,勤快的也有。有些人搭着摆摊,招徕食客。在不考试的时候,还有旁的活计。有的人只靠着租子度日,恨不能开出天价。

陆杨还去衙门附近看过,提前看了会办鹿鸣宴的地方,也到布政司衙门外,看过了会张贴龙虎榜的地方。

龙虎榜,就是取中举人的“金榜”了。

这里极热闹,考生们还没出来,就有人在这里等待,少数是考生家眷、家仆,多数是来挣钱的人。他们问个名字,问是哪里人,答应会帮忙看成绩、报喜。

陆杨听说过盛况,很拥挤,非常挤。

他不去前面挤,他想看看热闹。

这些人又赶着给附近的酒楼茶馆介绍生意,带他去看厢房雅座。

雅座真的只有一个座位,临街靠窗,到时坐这里能看见下面的人山人海。厢房就是普通的厢房,价格涨了十倍。一个座位要一两银子,一个厢房,要十五两银子。包一壶茶水。

来都来了,不瞧瞧这个热闹实在可惜。

陆杨要了包厢,到时把财神爷他们都叫来看热闹。

他没请人看成绩。考中以后都会有人报喜的,看不看的,都一样。

走完外面的路,陆杨回家去。

乌家的小院幽静,拐入巷子,就把外头的喧嚣尽数隔开。

雷伯伯叫了小厮把家里都收拾过,还到医馆买了几包药浴的药材,等着乌平之和谢岩考试回家,泡泡药浴。去味解乏。

他提前就开始考虑菜单,让陆杨帮着拿主意。

陆杨是客人,又不是乌平之的夫郎,拿什么乌家的主意?

他婉拒多次,雷伯伯听不明白,他就直说了。雷伯伯恍然大悟,又问陆杨和谢岩喜欢吃什么,有没有什么忌口的,他备菜的时候注意点。

陆杨报了几个菜名。看雷伯伯像热锅上的蚂蚁,没什么定力,便提醒他:“先弄一桌清淡点的饭菜,他俩几天没好好吃东西,不能吃太荤的。”

这样一提醒,雷伯伯的菜单全要重制。

他跟陆杨说:“我就是个看门的,平常老爷跟少爷都不怎么来,家里伺候的人都没留,静悄悄的。我跟着掌柜的学过一些本事,一年用不到几次,心里不急,办事像样。心里着急,这事就办得一塌糊涂。”

陆杨让他别急,思虑再三,跟他说:“他俩考完回家,泡澡之后吃个饭,你照着我们来时的那样招呼,多叫几个人,给他们擦头发。请两个人回来,给他们全身按一按。那点小地方窝着,身上不舒坦。这便够了。第二天,照常来,餐饭备足,余下的,听你们少爷安排。”

雷伯伯点头应下了,跟陆杨说:“要是我家少爷成亲了就好了,家里能有个人支应着。这回考完,成家立业总要成一个吧?”

陆杨话说得玲珑:“一个哪够?那肯定是双喜临门啊!”

这一下把雷伯伯喜得,心上的焦急都散了些,招呼人干活的嗓门都有力气了。

次日,中秋。

今天考完,考生能出贡院。

陆杨起得特别早,在家吃过早饭,看雷伯伯又焦急起来,再次提醒他今天要做什么,见人定了神,才带着两个小厮出门去。

迎接考生出来,下午去都够了,但好地方难寻。

去早一些,能占个好位置。

贡院附近的摊子密密麻麻,众多小贩拎着篮子在人群中穿梭。各样货品都取了跟科举有关系的吉利名字,叫声此起彼伏,乍一听,还以为他们卖的都是一样的东西。

好在大家都有理智,下午之前,都在附近的茶摊坐着等,或者在不远处扎堆聊天等,没有早早把贡院门前围起来。

有些茶摊的摊主会做生意,把这几天贡院发生的事拿出来讲,吸引了一帮人过来听。陆杨就是其中之一。

比方说进场第一晚,就有考生疯了,大喊着他中举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