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时候,终于轮到春日里胡同组织办身份证。
许家人也是全家老小齐出动,一家人除了珊珊都符合办理身份证的要求,对此,珊珊很是失落,她看着长长的队伍问妈妈,“妈妈,为什麽我不能办身混证呢?”
大家都有,就珊珊没有,珊珊很委屈。
梁宝珍也没法,捏捏她的小鼻子道,“你还不到年龄了,还要再等等。”
“那要等多久啊?”
“你十六岁就能办了。”
十六?珊珊今年五岁,她掰着手指头数数,哇,十六岁和五岁的距离,两只手十根手指都数不完啊!
天哪,还要那麽久!
今天办身份证是春日里胡同最重要的事,有工作的也请了半天假过来。
不过大夥儿有些遗憾,没赶上第一批办身份证,第一批办到身份证的居民可是显摆了大半个月,那小小一张证件就是身份的证明。
终于轮到许家人,大家把户口簿和一寸照片交过去,再签字确认就等着半个月後上街道办领取自己的身份证。
“就好啦?”许盛雅和家人往外走,见到邻居们打声招呼,不禁感慨,这也太快了。
“是吧,咱们排队了两个多小时,交资料签字就两分钟。”梁宝珍回头看一眼长长的队伍,大夥儿难得没有烦闷,毕竟这是好事儿喜事儿,排队的时候也兴奋呢。
半个月後,许家人拿到了身份证。
一张长方形证件,左上方是身份证主人的一寸照片,右方是个人信息。
“姓名梁宝珍,性别女,民族汉。。。”
梁宝珍拿着自己的身份证摩挲着,心里喜不自胜,一张身份证代表的太多,以前去哪儿都要介绍信,以後这张身份证就能代表所有了。
“过阵子等大面村也办好,爸妈还有宝玲进城也方便了。”
大面村以及各大公社的办理速度会比城里慢些,不过她也听说了,大家都盼着。
许盛杰把自己的身份证收好,顺道告诉媳妇儿她一直盼着的事情,“你上回不是想再买座四合院嘛。”
“对呀。”梁宝珍这两年一直没打听到合适的四合院出售,後来便让许盛杰帮着看看,她是想让父母也进城来的。
现在听许盛杰这麽一说,心里立马有数了,“是不是有合适的要卖?”
许盛杰脸上挂着笑,有些得意神色,他办事儿媳妇儿肯定得放心啊,“是有,我们店里有个常客想卖四合院,我问过了,一座二进的,面积比咱们这座小一点儿,应该有个三百五十平,出价三万五。”
许盛杰其实对价格挺惊讶,这一年多他没关注四合院价格,居然已经涨了许多。
“四合院怎麽样?里头住着哪些人?”买过一次四合院,梁宝珍心里是有数的,得关心什麽问题,注意哪些问题,买四合院最难解决的就是産权和里头租户的问题。
“我听他那意思是保存得比较好,没有大问题,具体的还得去看看再说,至于里面的租户,听说没问题,都可以搬出去的。”
“那我们看看去吧。”
梁宝珍和许盛杰计划着去看房,珊珊则是在胡同口玩耍。
已经五岁的她,明年就能上小学了,现在小丫头开始抽条,肉嘟嘟的脸和胳膊腿儿都瘦了不少,俨然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尤其是瞳仁亮,樱桃小嘴更是一咧就像是春风拂面,让人忍不住跟着笑起来。
周云带着珊珊出来玩儿,胡同口老年人多,大家爱坐着闲聊,旁边便是一群孩子在闹腾,大人们不时扫一眼过去。
珊珊和同龄小朋友们玩了一阵,又往路边下象棋的大爷那处看,两个大爷对弈,周围站着一圈人,结果现在一群老头子中间钻了个小丫头进去。
她还什麽都看不懂呢,但是看得非常认真。
“小姑娘,你能看懂吗?”下围棋的大爷问一句,这小丫头有意思,这麽小年纪看得可认真。
珊珊摇摇头,非常诚实,“看不懂。”
“那你看什麽呢?”
“好玩儿呢!”珊珊觉得这麽多人围着肯定是好玩儿的事儿。“我也想看看。”
结果,她压根看不懂。
其实她早就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之前国棉厂在吴秉年上位後重新整改,还特地问过许家要不要安排闺女去国棉厂的幼儿班,可以给他们留名额,甚至以後,想让国棉厂小学中学都没问题。
梁宝珍去看过国棉厂的幼儿班,替厂里职工解决了带孩子没人的窘状,但是因为小孩儿实在是太多,班里老师根本忙不过来。
偶尔还有孩子闹腾起来,互相挠着,老师发现不了的情况,不是老师不负责,实在是管不过来了。
她与其是幼儿班待着,不如在家里,奶奶带着也放心些。
因此,她准备让珊珊到年龄了就直接去上小学,梁宝珍为了孩子不落下太多进度,有在家里教她拼音,认一些简单的字儿,数数,认颜色,认花草树木,现在珊珊是个知识储备还不错的小朋友。
比如现在,她就知道,这个圆圆的饼叫象棋。
“想不想学?大爷可以教你。”
珊珊摇头,“我学不了那麽多啦,我还得学数数呢。”
“哈哈哈哈哈数数有什麽好的,学这个,这个厉害!”
一群大爷看着这孩子好玩儿,忍不住逗她,“你能数多少啊?”
“来,给咱们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