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安处置了一批浑水摸鱼的无能之官,文武百官本以为少了那些臭虫,朝政会出现问题。
然而,恰恰相反,他们处理政务的度还快了不少。
一时间,不少经常因为公务,熬夜加班的大臣脸色一黑,不用时安提醒,他们自己内部制定了考核标准。
凡是水平不够,拖后腿连累大伙的,直接被排挤到最边缘的位置。
若是还不思进取,那便会被新人取而代之。
奉天殿,时安得知后,心中感叹,这些文官真能卷啊,她喜欢,这样的牛马多来一些,她不嫌少
没过几日,各地种植土豆,红薯,玉米的地区,陆陆续续收获。
因地质问题,结的果实都不大,但收成也远远出百姓大臣们的预期。
时安为了让百姓们,更快接受这些新粮食,特意在《民生报》上,让人弄了一期菜谱,上面教百姓们,如何用这些疙瘩做出美味的食物。
其中,还特意叮嘱百姓,芽的土豆红薯绝对不能吃。
粮荒随着丰收的土豆,红薯,渐渐缓解,路上再也没有饿死的百姓。
其中红薯最受百姓们喜欢,不仅叶子可以当菜吃,结的果实还大,烤起来又甜又糯。
各地的流民们也在官吏的安排下,就近安定下来。
这让终于能过上安稳日子,活下去的百姓纷纷跪在地上,朝着京城的方向磕头谢恩。
谢谢神龙保佑,皇上保佑!
时安听闻后,一直紧绷的情绪缓了缓,没几日,她就收到来自各地军营,传来的好消息。
天圣元年十一月,云南传来大捷,吴三桂率领的关宁军重创缅甸军队,取得重大胜利
同月,张献忠带军夺回宁远,斩杀降清叛贼将领洪承畴、耿仲明、孔有德三人,斩杀‘满族第一勇士’鳌拜,重创清军
天圣元年十二月,黄得功带领归顺的闯军,攻打下开原,斩杀降清叛贼祖大寿,斩杀清军主要将领扬古利,索尼二人
要不是天气越寒冷,张献忠等几个大将还不打算停战。
对这些给她开疆拓土的功臣,时安知道他们最想要什么,为此,她特意让宣传部开设新的报纸——《军报》。
《军报》只在各个军队之间流传,上面记录的全是各个军队优秀将才。
这期报刊不是关宁军占领版面,下期就是大明军,几方互相比着来。
时安为了激各军队良性竞争,年前,根据几个军营的战功,提供不同的年礼赏赐。
东北宁远城
朱慈炯穿着一身厚实的毛皮大衣,搓着手在外面和手下巡逻。
经过三个多月的历练,他凭借自己的能力,混上了个百夫长的职位。
为此他还得意的写信给时安三人炫耀,朱慈炤得知后,给他回了一封吐槽信。
信中满是对他的羡慕,抱怨范景文几位大臣太过铁面无私,一点都不通情达理,他背书快要背吐了,还有什么五日一次的小考,半月一次的大考
朱慈炯看完信后,心有余悸地拍着胸膛表示,还好他机灵,因此哪怕土匪灭完,他也厚着脸皮没回京。
走在他身后的一个手下突然开口道:“老大,那边好像是个车队?”
朱慈炯眯着眼看过去,瞧见车队上挂着的大明旗帜,立马招呼道:
“应该是朝廷给我们送的赏赐,我们快去看看,刘二,你快去通禀几位将军”
“是,老大。”
张献忠带着四个养子,正在巡抚府看着地图,商议等天气暖和后,该攻打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