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缓缓地扫视了一眼底下群臣。
那目光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从每一位大臣的脸上掠过,让他们皆不敢直视,纷纷低下头去。
片刻之后,景泰帝才缓缓开口说道:“想必你们都知道了北武使团即将到来的消息了。如今这文斗之事,关乎我朝颜面,至关重要。现在朕想问问你们,这次去与北武文斗,谁去最合适啊?”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寂静,唯有众人轻微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昨天晚上常颍离开之后,景泰帝便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他坐在书房之中,烛火摇曳,映照在他紧皱的眉头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后他还是觉得不让林九州去。
毕竟,如果这次林九州若是赢下与北武的文斗,自己就要履行当初的诺言,让他继承镇北王之位。
以林九州那出众的才华和过人的智谋,一旦他执掌镇北王府,必定能让镇北王府重回巅峰,甚至更上一层楼。
这是景泰帝无论如何都不想看到的,他深知皇权至上,绝不能允许有任何的势力可以对皇权构成威胁,所以这次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林九州参与进来。
而底下的那些大臣在听到景泰帝的话之后,互相对视了一眼。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谨慎,似乎都在揣测着陛下的心思。
紧接着,礼部侍郎站了出来,微微躬身,恭敬地说道:“陛下!微臣推荐何家的世子何奇勋。”
“此人乃是京城有名的才子,自幼便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才名远扬。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经史子集,皆有颇深的造诣。我想这次的文斗对于他来说,应该没什么难度。”
礼部侍郎的话音刚落,户部尚书也站了出来,同样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我觉得当今状元翰林院编修黄涛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黄涛自入朝以来,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学识。其文章清新俊逸,见解独到,在朝中也是有口皆碑。若派他前去与北武文斗,定能不辱使命。”
礼部侍郎与户部尚书相继举荐完毕,朝堂上的气氛仿佛被悄然点燃。
其他大臣们见状,也纷纷按捺不住,一个个站出队列,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各自推荐着心中认为合适的人选。
然而,细听之下,不难发现,这些被推荐的人才,大多与举荐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是同窗故交,或是门生故吏,亦或是家族中人。
朝堂之上,无形之中仿佛织起了一张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面对这纷至沓来的推荐,景泰帝的脸上并未显露太多情绪。
他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那节奏分明的声响,在寂静的朝堂中显得格外清晰,一下,两下……
片刻之后,景泰帝终于开口说道:“好了!朕已经决定好了,就让何奇勋还有黄涛来与北武的人进行文斗!”
见到景泰帝已经决定下来,底下的那些大臣立马恭敬地说道:“陛下圣明!”
。。。。。。
两日后,晨光初照,北武的使团队伍缓缓驶入了大乾的帝都。
此时,坐在马车里面的刘雅灵轻轻掀开马车的帘子,一双明媚的眼睛向外望去。
“不愧是大乾的国都,看着甚是繁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