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阳光正好,村委会办公室里却已是一派忙碌景象。
周青松和肖立两人正对着地图讨论着采样路线和重点区域,上面已经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了密密麻麻的点和线条。
“周教授,肖立,忙着呢?”林溪月笑着推门进去。
“哦,林小姐,苏先生!”周青松抬头,见到他们有些意外,但立刻热情地招呼,“快请坐!我们正在规划进山的初步路线,正好想找苏先生再确认几个地标。”
“路线的事不急,苏晨是向导,他心里有数。”林溪月摆摆手,“周教授,听您和苏晨聊起灵溪水和生态环境,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想跟您探讨一下。”
“哦?林小姐请讲!”周青松立刻放下笔,扶了扶眼镜,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于任何与研究相关,或者能促进研究进行的话题,他都抱有极大的兴趣。
“是关于我们村的灵溪源生品牌。”林溪月开门见山,“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高端生态农产品,核心理念就是灵溪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但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们停留在讲故事、讲体验的层面,缺乏更权威的支撑。”
她顿了顿,观察着周青松的反应,继续说道:“周教授,您的研究,如果能证实灵溪村生态环境,特别是水土资源的独特性,甚至能科学地解释为什么这里的动植物如此富有灵性……这对于我们的品牌来说,将是无与伦比的价值背书。”
周青松的眉头微微动了一下,他立刻明白了林溪月的意思。
这是想借助他的科研成果,为商业品牌增信。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他本能地对商业合作持谨慎态度。
“林小姐,我的研究是纯粹的科学探索,发表的成果必须客观、严谨,不能掺杂任何商业宣传的成分。”周青松语气严肃地强调。
“我完全理解,也绝对尊重您的科研原则。”林溪月立刻点头,语气诚恳,“我的意思是,在不违反科研伦理,保护相关数据隐私的前提下,您的研究报告或者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可否客观地提及灵溪村这个样本点独特的生态环境特征?比如水质分析的特殊结果,土壤成分的差异,或者观察到的本地物种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模式?”
她巧妙地避开了直接要求代言或者宣传,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客观的提及和科学发现上。
周青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林溪月的提议并不是不行。
科学研究的成果最终是要服务于社会的,如果能以客观的方式,让更多人认识到灵溪村这独特的生态,并促进其保护与合理利用,也符合他研究的初衷。
“客观描述研究地的环境特征,这是可以的。”周青松点了点头,“比如,我们分析出的水体中某种特殊微量元素的含量,或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独特性,这些数据本身就是客观事实。在论文的讨论部分,提及这些特征对本地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也是合理的科学推论。”
林溪月和苏晨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喜。
“太好了!周教授,您这个提法非常精准!”林溪月喜上眉梢,“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既能体现灵溪村的与众不同,又符合科学精神,还能引发外界的好奇和关注!”
有了周青松这位国内顶尖学者的研究报告作为侧面印证,哪怕只是客观提及几句,灵溪源生的品牌故事就立刻从乡野传说升级为有科学依据的生态奇迹,这价值提升何止千百倍!
周青松看着林溪月兴奋的样子,又看了看地图上标记的密密麻麻的点,思维再次发散开去。
“其实……”周青松忽然开口,语气中带着一种新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仅仅是短期的采样和考察,能了解到的东西还是有限的。灵溪村,特别是青峰山这一区域的生态系统,其独特性和稳定性,很可能需要长期的、连续性的观测数据才能真正揭示其规律。”
他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对未来构想的光芒:“林小姐,苏先生,我有一个更大胆的建议。灵溪村独特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以及村民们世代传承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这里……具备建立一个小型生态研究站,或者至少是一个长期观测点的优越条件!”
建立生态研究站?
林溪月几乎是瞬间就意识到了这个提议背后蕴藏的巨大潜力。一个由中科院级别的教授牵头的生态研究站,哪怕只是个小型的观测点,落户在灵溪村,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持续的科研投入,意味着顶尖人才的关注,意味着国家层面对灵溪村生态价值的认可!
这不仅能极大地提升灵溪村的知名度和形象,更能吸引来政策扶持、生态旅游、科研合作等一系列长远发展的机遇!
这比单纯的品牌背书,格局大了不止一个量级!
苏晨也愣住了。
他最初只是想安安静静地在村里躺平,种种田,撸撸猫狗,搞搞直播。
可事情的发展,似乎正在朝着一个他从未设想过的、更加宏大但也更加复杂的方向奔去。
建立研究站?这听起来……好像很厉害,但也意味着灵溪村会彻底暴露在外界的目光下,他还能保持现在这种相对自由和隐秘的生活吗?
“周教授,您的意思是……在我们村建立一个长期的科研基地?”林溪月的声音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极度兴奋和对未来的憧憬。
“可以先从一个多点位的自动化环境监测系统开始。”周青松显然已经有了初步构想,“布设一些传感器,长期监测水质、土壤、气象、生物多样性等关键指标。然后根据初步数据,再考虑是否需要建设小型的实验室或者标本室。这需要地方政府、村集体和我们研究所多方协调合作。”
他看着苏晨和林溪月:“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最终能否实现,还需要看这次进山考察的结果,以及后续更深入的可行性评估。但我觉得,潜力巨大。”
林溪月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她知道,这件事急不得,但这个方向,必须牢牢把握住。
“周教授,您的提议非常有远见!我们灵溪村非常欢迎,也愿意全力配合您的科学研究。”林溪月郑重表态。
“好!”周青松也显得很高兴,能找到这样一个理想的研究地点,并得到当地的积极支持,对他来说也是意外之喜,“那就这么定了!等我们从山里拿到第一手数据,再来细化后续的合作方案!”
离开村委会,走在洒满月光的村道上,林溪月依旧难掩兴奋:“苏晨,你听到了吗?生态研究站!这要是真能建成,我们灵溪村可就真的要起飞了!”
苏晨嗯了一声,心情却有些复杂。
美好的前景固然诱人,但那片在月色下显得更加幽深莫测的青峰山。
恐怕不会像周青松想象的那么科学和顺利。